2)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颗螺丝钉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爹,朝廷贴出告示了,要举办雕版技艺大赛,主要项目是木刻、牙刻和铜刻。”

  “什么,铜刻?”中年人吃惊地说道。

  “是的,阿爹。”古若雨说道。

  中年人名叫古坣,他是一位雕刻艺人,三年前,他们从晋阳来到了长安,替一家坟典行(书店)刻版为生,由于他身有残疾,刻版的速度慢,只能够雕刻图书的封面和扉页,勉强可以糊口。

  古坣的眼神明亮了一会儿,随即恢复了暗淡神色,他问道:“告示上怎么说的?”

  古若雨说道:“这次雕版技艺大赛由齐王殿下和魏征大人主持,大赛获奖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还可以进入齐王府做事,享受朝廷的俸禄。阿爹,女儿觉得您可以试试。”

  古坣很快就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吧,我还是不去了。”

  古若雨说道:“阿爹,您的那手铜刻绝技,也该展露出来了,为什么您一直不肯使用呢?”

  传统文化艺术雕刻门类,一般人熟知篆刻、竹木刻、陶刻、牙刻、砖刻等等。唯独铜刻,则知之甚微。铜刻艺术顾名思义,教课的材料是铜,是集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于一炉的艺术。铜刻式微,奏刀局限于方寸之间,精巧操刀难点颇多。主要用于文房四宝、珠宝戒指等铜制工艺品。

  古坣经常在家中关起门来,偷偷的进行铜刻,他雕刻出的制品,可谓独具匠心,美轮美奂,却从来不肯将雕刻出来的成品拿出去贩卖。经常在雕刻完毕后,又亲手将它们毁掉,然后在那里默默地流泪。

  古若雨不止一次地询问过他原因,可是古坣不肯说,而且还让她严格保密。

  看到父亲再次摇头,古若雨不再追问,盛了一碗汤,递给了古坣,自己也开始吃饭了。

  齐王府。

  李佑说道:“魏大人,纸币防伪技术,可以采用雕刻凹版印刷。”

  软妹币的印刷主要是以凹版印刷为主(有部分用凸版和胶版印刷),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它的严肃性和防伪性。凹印版经雕刻而成,其图案线条呈凹槽形、低于印版的版面,涂布油墨印出图案后,油墨附着于钞纸上,凸出于纸张表面,图文线条精细、层次丰富、立体感很强,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第五套人民币的伟人头像、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标记等处。特别伟人头像应用手工雕刻凹版,以其工艺复杂、图案唯一性和投资成本高等因素,带有极强的不可模仿性和防伪性能。

  李佑虽然有科技图书馆带来的先进科技,可是在唐代却缺乏相应的材料,切削工具等,他还他原本还想着将来要造汽车飞机之类的东西,可是他发现在这个时代,就连一颗螺丝钉也造不出来。

  他原本想制造雕刻凹版印刷机,却发现以唐朝工匠的水平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才采用了刻版印刷,以多个工匠的刻板进行交叉印刷。即使如此,还是能够被高贺年等人仿制。

  最终,他想到了采用铜刻凹版印刷技术,制造部了一体机,就制造不同的雕版,印刷不同的部位,再结合其它雕版进行按季进行暗系和其他标记的印刷。有了这些手段,在加上印抽纸和特殊油墨等独家秘诀,做到纸币的防伪基本上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为了精益求精,李佑决定举雕版艺术大赛,从中选择雕版高手,再核实他们的身份,完成纸币的印刷雕版。

  这天,雕版艺术大赛在齐王府正式召开了,来自长安地区以及周边州府的81位雕版高手参加了比赛。

  大赛开始后不久,一位年轻的小娘来到了齐王府门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