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飞吻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些商人,很快他们就被叫了进来。

  萧乾说道:“殿下,给老臣准备一间屋子,老臣要单独询问他们。”

  李佑笑道:“萧大人,您就在这里问吧,我到外面去等候。”说着,就走了出去。

  到了附近的屋子里,早已经在等候消息的张宝贵和阴广浩,紧张地问道:“怎么样,佑哥,谈通了吗?”

  李佑摇摇头说道:“还不知道呢。这老爷子可是不好对付的。”

  三兄弟胡扯着打发时间,终于等到了白虎过来叫人,他说道:“王爷,萧仆射请您过去。”

  李佑回到书房,萧老爷子瞪着他看了一会儿,起身说道:“殿下,这件事老臣考虑考虑,回头再说吧,告辞了。”

  说完,站起身就走了。

  “哎,这老爷子,行不行你给个话儿啊!”李佑这个郁闷啊,心中暗道。

  李佑不敢逼迫老爷子,只好陪着笑脸说道:“好,我送送您老。”

  萧乾冷冷地说道:“不必了。”说完,在萧婉玉的陪伴下走了。

  李佑是个急脾气,这样的结果令他很难受。他狠狠地瞪了萧乾的背影一下,正想用目光揍他几下,却看到萧婉玉回过头来,冲着他嫣然一笑。

  “哇,搞定了!”李佑知道事情成了,心中兴奋不已,忍不住朝着萧婉玉做了一个飞吻的手势。

  萧婉玉不明白他啥意思,边走边琢磨,似乎明白点了,于是脸红了。又觉得不一定是,是自己想多了。于是,她也开始胡思乱想。

  望着萧乾消失的背影,李佑叫道:“白虎备马,我要进宫!”

  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听完了李佑的汇报,李世民心中兴奋,赞道:“好儿子,你又为朝廷解决了一件大事。好,很好。嗯,你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通那两个老家伙的工作的。”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做通孔颖达和萧乾的工作呢?

  原来,李佑为了帮助李世民打破门阀氏族垄断人才的局面,向他建议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计划。

  第一步,剑走偏锋。

  贞观初年,由于教育资源大部分掌握在门阀氏族手中,文官体系也主要掌握在他们手中。一旦李世民做出的决策不符合他们的意愿,他们就进行抵制。

  贞观2年,李世民为了提高朝廷运转的效率,决定裁撤一批无用官员,结果引起了文官集团的抵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贞观6年,李世民再次进行机构改革,结果引起了文官罢朝,整个朝政几乎陷于瘫痪。

  李世民找借口,处死了一名官员,杀鸡儆猴,仍然无济于事。最终,李世民做出了重大让步,实行了散官制度,这才平息了事态。

  散官就是朝廷将裁撤下来的官员,作为备用官员,只发基本工资,不担任朝廷中的职务,相当于体现提前退休。

  这样,机构是精简了一些,可是,朝廷也因此背上了额外供养一大批散官的包袱。

  而且,经过了这件事情,文官们对李世民更加警惕了,对于人才的控制也更加严密了。

  李世民大力提倡科举,可是经过科举选拔的人才数量有限,每三年一次录取的进士不过二十几人,明经录取的也不过百余人。对于泱泱大唐来说,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而且,唐初的启蒙教育,基本上是私学,私学基本上是控制在门阀氏族的手中,一般百姓根本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可以说,离开了门阀氏族提供的人才,李世民手中几乎没人可用。

  李世民大力兴办官学,力图打破门阀氏族的垄断局面,可是限于财力和教师人才的制约,李世民只能慢慢地想办法。

  李佑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突破口。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