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剽窃侯君集的创意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更加可行了。”

  房玄龄点点头说道:“战事久拖不决,对我军不利。臣赞成宜阳王殿下的意见。”

  正在这时,兵部右侍郎张亮求见。

  张亮进来后,说道:“陛下,侯君集送来了奏章,请您过目。”

  李世民接过来看了一会儿,说道:“侯君集的意见和宜阳王的意见一致。”

  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陛下,可以下决心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果决地说道:“好,就照侯君集的意见办。宜阳王李佑,将你的方略和食谱写成军报,送给大将军李靖和侯君集。”

  李佑说道:“儿臣遵旨。”

  李世民望了李佑一眼,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欣赏的笑容,他说道:“你和房玄龄,立刻去办理此事。晚膳到你母妃那里去用吧。到时候,我也过去。”

  “哇!”这个待遇,李承乾和李恪都羡慕不已。李泰受宠,享受过多次,但是此刻,他心中也微微泛酸。

  唐朝的政府机构,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相当于政府办公厅,执掌印玺,下达圣旨。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和出纳。尚书省设置左、右仆射,掌管行政,总管六部。

  李佑和房玄龄出了皇宫,来到皇城尚书省。进了房玄龄的办公室,房玄龄对仆役吩咐道:“去把老夫珍藏的顾诸紫笋取来,给殿下煮上。”顾诸紫笋是唐朝名茶,又名顾诸茶、紫笋茶,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是唐朝九大名茶之首。

  李佑认真地说道:“房大人,军情紧急,我就不喝茶了,赶紧办事要紧。”

  房玄龄望了他一眼,心道:“这位渣王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吗,这不是挺懂事的吗?”

  其实,他哪里知道,那是李佑嫌弃他的茶叶。

  唐朝初年有茶,而且有不少的好茶品种,可是,加工工艺却不过关。茶叶必须干燥,才能储存和运输。唐朝人不懂炒茶工艺,茶叶又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因此,他们是在通风的房间里阴干。这样制出的茶叶,用开水冲泡味道就不好了。于是,唐朝人就煮茶来喝。

  煮茶其实和煮菜汤一样,只不过是里面不是白菜或者萝卜之类的东西,里面的主料是茶叶。煮茶的时候会根据主人的喜好放上葱姜蒜或者食盐,煮出来的东西也不叫茶,而是叫茶汤。

  李佑一听要喝这个,胃口就没有了。

  李佑写完了以后,房玄龄叫来了兵部的信使,李佑又详细跟他交代了注意事项,一直忙碌了很长时间,才算是忙完了公务。

  看到李佑认真的样子,房玄龄对他增添了一些好感。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