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7章 山东有豪杰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的速度,了解阳明公的主张,因为他们都明白了,大明或许就要因此而改变……

  王阳明第一天讲课的内容,确定了日后学问的根基……这个基础不是一小撮士人,不是为了一个小团伙的逻辑自洽。

  而是放眼天下,把每一个人活生生的生命,都当成人来看,学问要为每一个人服务!

  阳明公定下了调子,最兴奋的莫过于泰州学派。

  毕竟在天下各派学问当中,唯独他们主张百姓日用即道,算是最贴近民生的,成为显学,近在咫尺了。

  只不过到了第二天,他们才发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因为他们远远还不够!

  第二天的课堂,比起第一天热闹多了,除了阳明公之外,还有一个老木匠杨檀,还有许多借钱给杨檀的客人。

  遭逢不幸,逃跑,或者干脆一死了之,都不是勇敢的作为。

  一个匠人能尽力弥补,坦然面对,这就是勇气!

  而客人愿意给他机会,除了同意暂缓要求订货之外,他们还借了一笔钱,给木匠东山再起,这就是义之所在!

  双方互相理解,体谅难处,共度难关,便是仁恕之道……若天下人人如此,这就是君子之国,三代之治……

  阳明公慷慨讲述,热情洋溢,台下的老儒走了大半,可寻常百姓却多了数倍,贩夫走卒,寻常市民百姓,悉数前来。

  踮起脚,昂着脖子,只为了能看到当世圣贤一眼。

  能为普通人讲话,能把一个老木匠当成例子,而不是讲什么帝王将相,圣贤古人,大家伙顿觉亲切了太多。

  必须要听!

  而转眼之间,就到了第三天。

  这一天的课程,依旧是从杨木匠的事情发散……宗室子弟,纵火害民,到底该怎么办?是应该严惩不贷,还是要网开一面?

  宗室如此,那孔家人呢?

  什么是法令?

  普天之下,法令能不能分三六九等……同样的罪过,有些人可以安然无恙,有些人就要服刑受罚?

  这种事情有吗?

  貌似时刻在发生着,以蒙古为例,南人的性命,不过和牛马牲畜相当。结果就有群雄并起,北赶大元……

  由此看来,在法令面前,务必一视同仁。

  这个法令指的是犯了罪责,那别的呢?

  朝廷的赋税徭役呢?

  人与人生活相处,到底是要用什么原则……是不是也需要一视同仁……

  三天讲学,到此戛然而止,阳明公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他也没有最终的答案,这是需要所有人去思考,去探索的事情,甚至可能永远都没有最终的答案。

  只不过回看这三天讲学,王阳明确实撕开了被儒家士大夫一直垄断的话语权!

  有很多人都有个习惯,喜欢去探究到底说了什么,圣人的真意是什么,有没有讲过愚民……这很重要吗?

  提出想法的人,就好比是厨师,客人对味道评价不一,难道你还要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