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神初六年_我为鱼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帮我翻翻卷帙,找找有什么古法可以借鉴,用来应对当前局面。”

  “是。”

  阿来抱过沉甸甸的竹简,坐在地上借着光一卷卷打开看,时不时偷偷瞧一眼苦恼的阿熏,琢磨着应该过一炷香的时间再假装刚刚想到对策。不,还是真的找到对应的经典再说,免得姐姐疑心她早就想到了办法。阿母说低调做人,她怕挨揍不敢违背。

  找了两柱香的时间,阿来终于在前朝光武帝本纪中找到了一句有关治理流民的记载。

  “姐姐你看,我们可以借鉴此法,将及锡流民打散到绥川各个县中,入各大宗族籍贯后统一编入军队,发放粮饷。吃饱了肚子流民就不会作乱了,对不对?”

  阿熏皱着眉,将她手里的竹简拿过去:“在哪里?我看看。”

  “嗯……就是这句。”

  阿熏看完后诧异地望向阿来:

  “光武帝于积熙三年收编流民,就这么一句话,你如何延伸出那么许多?”

  阿来还真被她堵了个正着。

  其实“收编”二字已经概括了许多信息。在阿母的口中,古往今来流民之祸解决之道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套路,打散、入籍、收编,填饱他们的肚子再送上前线。一能消除祸患二可充沛军队,一举两得。

  没想到姐姐没能想通,这个反问让阿来怔了一怔,随即道:“姐姐忘了吗?去年谢公为姐姐请来的老师就有说过文帝亲征镇绥东的故事,故事里就提到了收编之法。当时你拉着我一块儿听了三个月,可惜阿来愚钝听完就忘了,也是看到光武帝本纪才想起还有这么一条路可行。”

  “有吗?”阿熏记忆中的确有“文帝镇绥东”的典故,可是关于收编之法却是毫无印象,她微微瞥了一眼阿来,对她的好记性有些意外。不过这法子却是不错,跟阿来道:“也罢,明日我去跟父亲提一句吧,万一有用。”

  阿来陪着阿熏翻卷一直到后半夜才回房。

  打开房门,“吱嘎”声在空荡荡的屋内回荡。她没点灯,生怕打扰阿母睡眠,蹑手蹑脚轻轻爬上床。伸手一摸,竟是冰冷的被窝。

  阿母不在?

  阿来翻身下床把灯点着,环视屋内一圈,的确没见着阿母的身影。

  她不是提前回来了吗?这么迟了她会到哪里去?

  想起今日四姨惨死的样子,阿来着急往外走想去找骁氏的时候,正好跟进屋的骁氏撞了个正着。

  “阿母?你去哪儿了?”

  骁氏面带倦容,低垂着眼睛,连声音也都是轻轻的。她摸着阿来的后脑勺说:“没事,屋里太闷我出去走了走,透透气。睡吧。”

  屋外那么冷风那么大,别说透气了,倒是有可能被吹到窒息。

  阿母明显说了谎,阿来也不拆穿,扶着疲倦不堪的她上床歇息。

  帮阿母脱鞋的时候阿母的手又轻轻抚上她的脑袋。阿来蹲在床下抬头对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