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颜值就是正义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低,但今天这里是文化人的事情,你秦太监又不是司礼监的,来凑什么热闹?

  秦太监回应说:“我嘉靖朝文质彬彬,我也来领受感化。”

  读卷官们也齐齐到了华盖殿,首辅张孚敬将还缺前三名的大黄榜陈列于御案上,请皇帝御览。

  此后司礼监太监捧出最后还没有开拆的三份试卷,摆在了首辅张孚敬面前。

  昨日皇帝御笔在三份试卷上写了名次,按照顺序开始拆,眼看着是:

  第一甲第一名,韩应龙。

  第一甲第二名,孙升。

  第一甲第三名,秦德威。

  然后张首辅又将拆开的三份试卷给了司礼监太监,由司礼监太监给皇帝读一遍三人履历。

  “韩应龙,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民籍.会试第二百五十三名。

  孙升,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锦衣卫官籍会试第二百九十四名。”

  读到这里时,殿中忽然有人“扑哧”的笑出声来,打断了朗读的节奏。

  嘉靖皇帝扭头看去,只见来凑热闹的东厂秦太监立刻跪倒在地,求饶道:“臣失态!陛下恕罪!”

  本来都在装糊涂,但经过秦太监莫名笑场,其他太监顿时也都开始窃窃私语。

  预定的状元榜眼两人,居然都是浙江余姚的。

  而且一个会试第二百五十三,一个会试第二百九十四,这名次还能更惨淡点吗?要知道,一共才三百二十五人啊!

  真的有点神奇。

  嘉靖皇帝没搭理秦太监,也没说让秦太监起来。

  负责读三鼎甲履历的司礼监太监就继续读:“秦德威,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民籍.会试第九十一名。”

  正常情况下,这时候嘉靖皇帝就该下旨,让司礼监太监用朱笔将最后三人按照名次填进黄榜。

  但不知为何,嘉靖皇帝迟迟没有开口,华盖殿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在场的读卷官们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

  首辅张孚敬也无奈,原本大臣拟定的三鼎甲里,他定下韩应龙第一、孙升第三,还有夏言女婿的亲戚吴山第二。

  原本想着他定两个人可为双保险,防着嘉靖皇帝换人。正常情况下,不满意换人都是换第一个或者第三个。

  却不料嘉靖皇帝昨日在御批时,抽风的把原第二名吴山换成了秦德威,然后又把秦德威压到了第三名。

  这样经过嘉靖皇帝调整后,第一和第二全都他张孚敬拟定的人选,连续看的话,就有点尴尬了。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张首辅暗暗给自己打气说。

  此时嘉靖皇帝忽然转向还在跪着的秦太监,有点像迁怒的喝道:“秦福!你刚才笑什么?”

  秦太监伏地奏对道:“昨日三鼎甲之名传遍京城,臣也听说了一些轶闻,比如说这韩应龙,矮小貌寝,口齿不清。

  方才又听到,这韩应龙居然是预定状元,故而发笑。”

  嗯?嘉靖皇帝似乎找到了灵感,又对秦太监喝骂道:“不成器的东西!滚下去!”

  然后又对最亲近的太监黄锦说:“黄伴去前面看看,三人相貌究竟如何!”

  黄锦心领神会的领旨,去了奉天殿外丹陛,不多时又回到华盖殿。

  然后对嘉靖皇帝奏道:“方才暗窥人物,唯有秦德威外貌英挺俊逸,气宇轩昂!”

  嘉靖皇帝便道:“尝闻状元者大魁天下,名重一时,外貌出众方可壮观瞻,使万民谓朝廷得人!第一名改秦德威!”

  群臣没话说,因为皇帝说得并没错,选状元看相貌并不是笑话。

  确实有这样的历史传统,状元尽可能选颜值高的。正所谓,颜值就是正义。

  比拼长相,秦德威稳赢另外两位,做状元的理由就足够了。

  真不知是福是祸啊,秦太监长叹一声,深藏功与名,退出了华盖殿。

  可纵然如斩断尘根之人,也忍受不住自家血脉出一个状元的诱惑。

  木秀于林,堤高于岸,没办法,还是赶紧留种吧。

  回来赶工弄完玩拉倒,谜底揭晓!猜探花的和猜状元的都没错!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