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2章 横扫兖州_兵甲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近四万多人全部做了公孙军的俘虏。

  这场生死大战,虽然刚愎自用的公孙白,犯下了致命的大错,但是依靠麾下将士的拼死力救,终于逆转战局,反败为胜,重挫曹操。

  ****************

  濮水之战后,曹操带着连同贾诩和于禁的残部一共五万多人马,狼狈而逃。

  如同惊弓之鸟的曹操,逃出兖州东郡,一直退到定陶城才停了下来。这一战使得曹操元气大伤,自知已无力在兖州与公孙白争雄,为了避免各地兵马被公孙白各个击破,当即收拢兵马,全面退往兖州的南部陈留郡,扼守在浚水南岸一线,防止公孙白率军突入豫州,进攻许都。

  而此时的公孙白将濮水之战和官渡之战两战俘虏的士兵约十二万人,予以整编,最后遣散两万老弱病残,余者全部收编为安济军。

  自“天下太平”的太平军,“为君解忧”的解忧军,公孙白麾下又多了一面大旗——“安济苍生”,安济军。

  “天下太平”、“为君解忧”、“安济苍生”,公孙白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枭雄,作秀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非曹操、刘备和孙策之流可比,三个旗号装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逼,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几乎是碾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十万安济军,归高顺所统率,臧霸为副。

  “高顺,统率90,武力86,智力68,政治48,健康值93,对公孙白忠诚度98。”

  西山之战,高顺破釜沉舟,身先士卒,誓死血战,硬生生的凭借三万军马,击溃了贾诩和于禁这样华丽的谋臣名将之组合所带领的五万守军,再加上濮阳收臧霸。这场逆袭战之中,高顺这个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名将,大放异彩,不但向公孙白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展现了个人人格魅力,还有最为被公孙白所看中的忠诚度。

  所以在濮阳北山解围之后,公孙白便有了重用高顺的想法,安济军组建之后,公孙白便对高顺委以重任,而且将八百陷阵营士兵也从解忧军划归于安济军,作为高顺的亲信部队。

  而由于高顺在这一战中力挽狂澜、光彩夺目的表现,其他将领也无话可说。

  这样一来,公孙白的兵力达三十万人,而此消彼长之下,曹军的主力大军已然不过二十万出头。

  公孙军在兵力、战斗力、装备和经济实力,已全面压倒曹操。

  整顿兵马之后,公孙白立即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一心要横扫整个兖州,然后兵锋直指许都,彻底击溃曹操。

  所谓趁热须打铁,对付曹操这样的枭雄,不亲手将他的头颅割下,他便随时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能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于是公孙白在济水南岸聚集二十五万兵马,兵分三路,横扫兖州中部和南部之地。

  左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