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打破僵局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国体受阻,袁世凯也很焦急。他虽然每天言必称“世受国恩,忠君报国”,别人信不信他不知道,但他自己肯定是不信的。

  但是,让他自己说出背叛朝廷的话,也真说不出口。

  欺负一个孤儿寡母,太让人看不下去了。如果由国民议会来决定,这就不是他袁世凯的事了,他觉得唐绍仪的这个主意真的很不错。

  袁世凯找自己的高参徐世昌商量,徐世昌也认为唐绍仪的这个主意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虽然现在袁世凯大权在握,但在表面上,同意还是不同意召开国民议会来决定国体,不是他袁世凯个人或内阁可以决定,必须要通过清廷。

  于是,他和徐世昌商定,把这个皮球踢给隆裕太后,让她开御前会议来讨论决定。

  为了减少阻力,袁世凯专门去拜会了奕劻,把目前的严峻形势说给了他。实际上是教会他在会议上如何发言,引导大家。

  次日,袁世凯与国务大臣一同将奏折递上。

  奏折主要是引用唐绍仪的话,内称:“唐绍仪计无所出,苦心焦思,以为只有速开国民大会,征集各省代表,将君主、共和问题付之公决之一法。其最近两次来电略谓:‘彼党坚持共和,不认则罢议,罢议则决裂,决裂则大局必糜烂。

  “试思战祸再起,度支如何?军械何如?岂能必操胜算?万一挫衄,敌临城下,君位、贵族岂能保全?外人生命财产岂能保护?不幸分崩离析,全国沦胥,上何以对君父?下何以对国民?

  “如召集国会,采取舆论,果能议决仍用君主国体,,岂非至幸之事!就令议决共和,而皇室之待遇必极优隆,中国前途之幸福尚可希望。孰得孰失,情事较然。若再延缓,祸害立至’等语。又称:‘现计停战之期仅余三日。若不得切实允开国会之谕旨,再无展现停战之望,势必决裂,唯有即日辞去代表名目,。以自引罪’等语。

  “臣等接阅之下,忧心如焚。内察民情,外观大势。实逼此处,无可转圜。言和则词说已穷,言战则饷械两绌。即俯如唐绍仪国会公决之请,而用正当选举之法,选合格代表之人。其手续与时期均非旦夕所能蒇事。

  “革党迫不及待,尚不知能否听从;而决定如何政体,亦难预料。事关存亡,解决非阁臣所敢擅专。唯有吁恳召集宗支王公速行会议,请旨裁夺。以定大计。”

  隆裕太后看完奏折后,看向了袁世凯,意思是问: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袁世凯做出一副很为难,很无奈的样子。从朝堂出来,袁世凯一身轻松,把这个难题交给隆裕太后和皇室解决,自己免去了任何嫌疑。

  隆裕太后没有别的办法,事情又很紧急,就于次日召集宗支王公开会讨论。

  隆裕太后先叫人把内阁的奏折念了一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