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呼声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从一九零六年到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后发动领导了十次武装起义,无一成功。尤其是广州黄花岗一役,林觉民、喻培伦等精英的牺牲更是让革命党人损失惨重。

  所以当孙.中.山在美国收到武昌即将起义的电报时,他内心其实是拒绝的。他想回电让湖北新军暂时不动,一定要慎之又慎地等待时机,避免重蹈黄花岗的覆辙。

  十月十二日,正准备吃完早餐去回电的孙.中.山买了一份早报,扫了一眼,感觉全身的血都不流了:一行醒目的黑体大字专电“革命党人占领武昌”。

  当日,中华民国军**鄂军都督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武昌起义爆发的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在当寿星,和亲朋和老部下等一起庆贺他的五十二岁的寿辰。(袁世凯的生日是农历八月二十日。这个日子在他出生的一八五九年是公历九月十六日,而在辛亥年也就是一九一一年,这个日子则是公历的十月十一日,是武昌首义的第二天。)

  这一天,洹上村宾朋满座,袁世凯的心腹亲信赵秉钧、张锡銮、倪嗣冲、袁乃宽、王锡彤等都前来为他贺寿。袁世凯在养寿园大摆酒宴,还请来戏班助乐。

  筵宴中,突然收到电报:革命党在武昌起义,武昌失守。

  一起的差不多都是大清的忠实臣民,满堂宾客相顾失色。惊恐中人们已无心祝寿,于是剧宴皆止,众宾客转而议论起武昌变乱之事来。

  有人说起义的士兵不过是数营,瑞澂和张彪必能平定。

  有人说闹事者不过是为抢夺财物,三天二日,大军压境,自会做鸟兽散。

  有的说,革命党的首领孙.中.山和黄兴均不在武昌,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群龙无首,焉能成事。

  大家议论纷纷,意见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武昌的举事成不了气候。

  听着大家的议论,袁世凯一直抚髯微笑,不作一语。

  倪嗣冲见了问:“不知袁公对此有何见教?”

  袁世凯语出惊人:“瑞澂和张彪这两个人我知道,都是无能之辈,指望他们什么事也干不成。载沣少不更事,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昏庸无能,没有主持大局的能力。听说革命党人占据武昌后正在进兵汉阳和汉口,来势不得小视。加上路权之争造成的一派乱像,难啊!”

  袁世凯说着叹了口气,看他的面部表情,与其说是叹息,毋宁说是兴灾乐祸。

  赵秉钧趁机说:“天下大乱,除了宫保出山,谁人能扭转乾坤?”

  袁世凯赶忙制止,说这话可不敢乱说,他自己已经是处江湖之远的山人,国事已是身外之事。

  袁世凯嘴里这样地说,心里可不是这样地想,他预感到自己应该是重出江湖了。

  接下来的几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