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曾到法源寺观赏丁香,到小汤山感受汤泉沐浴,到故宫游览,在史家胡同拜会各界名流,在开明戏院看梅兰芳的京剧《洛神》。

  泰戈尔回国后,于1925年将在华演讲结集出版,名为《在中国的谈话》。其中第三部分“与学生的谈话”,主要是他在清华学校的讲演,反映出诗人对美丽的清华园、对热情好客的清华师生深刻的印象。

  泰戈尔在华期间,胡适与其常有接触。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印度伟大的爱国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他写下了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7月,胡适在大连演讲四次。8月,胡适与丁文江夫妇在北戴河避暑,他觉得“这一个月要算是近年最快活的日子”。这一年中,胡适主要的著作有《戴东原的哲学》、《费经虞与费密》等,而计划作的《禅宗史稿》、《清代思想史》等著作都没有完成。

  这一年的2月8日,胡适作《古史讨论的读后感》一文,对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观点非常赞赏,认为这是“今日史学界的一大贡献”。

  是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下野。11月5日,冯玉祥的军队逐溥仪出宫。胡适当晚给外交总长王正廷写信,说“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此外,胡适希望新组建的政府保证清室安全,保护清宫文物。胡适的这封信被报纸刊载后,引起周作人、钱玄同等朋友的不同意见的讨论。

  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在各方推动下,全国召开国民会议的呼声很高,作为应对,北洋段祺瑞政府在年底公布了《善后会议条例》,筹备召开善后会议,胡适也在被邀请之列。

  虽然胡适的很多朋友都反对他参加善后会议,但他还是接受邀请并参加了。胡适的理由是:自己的主张与此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