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及格。于是胡适和丁文江拿着成绩单去找蔡元培。蔡校长虚心听取了丁文江关于整顿地质系的方案,决定聘请李四光为地质系教授,并与地质调查所联合聘请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

  丁文江(1887年4月13日—1936年1月5日),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

  1911年丁文江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回国后在滇、黔等省调查地质矿产,之后在上海南洋中学讲授生理学、英语、化学等课程。1913年担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之后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并任所长,1914年辞去所长职务。1916年组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所长。1921年辞去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后,兼。1923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会长。1929年春兼任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1931年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1936年1月5日,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身亡。

  1920年底到1921年初,《新青年》同人内部在是否谈论政治和在何处编辑等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和争论。

  《新青年》与陈独秀的关系远比与北京大学同人的关系要深的多。无论何时,陈独秀都是《新青年》的唯一负责人,北京大学同人介入的程度往往视陈独秀的意愿而定。杂志出版地随陈独秀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也随陈独秀个人命运的变化而变化。陈独秀到哪里工作,《新青年》编辑部就搬到哪里。陈独秀到哪里任职,《新青年》就成为哪个任职机构的重要刊物。例如他到北京大学任教,《新青年》就成为了北京大学的同人刊物。他出任中国.共.产.党负责人,《新青年》就成为了中.共.中.央的宣传刊物。1927年陈独秀被撤去党的总.书.记职务,《新青年》也就彻底停刊了。

  早在1919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谈政治》,公开表明他与胡适等北京编辑同人的不同主张。《新青年》还从第八卷开始设立“俄罗斯研究”专栏,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主要窗口。

  1919年12月16日,陈独秀离沪赴粵,出任陈炯明在广东新设的大学委员。当晚他写信给胡适、高一涵,说:“《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弟近亦不以为然,陈望道君亦主张稍改内容,以后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但如此办法,非北京同人多做文章不可。”

  1920年4月26日陈独秀致信李大钊、胡适等12人。在通报第7卷第6号稿件已齐的同时,与大家讨论《新青年》今后该如何办:“(1)是否接续出版。(2)如续出,对发行部初次所定合同已满期,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