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2章 决心南下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各方面意见未趋于一致,而公亦当纡尊降贵,与之周旋,只要为国伸正义,不妨己身受劳怨。”

  黎元洪此前已经派亲信金永炎去了次上海,和各路“神仙”有过接触。金回来说:“卢(卢永祥)未切实欢迎,孙派意见未融”,因此,是否南下,黎还在犹豫。

  这时,段祺瑞派亲信李思浩等人也来极力动员黎南下,表示段会尽力给予支持。看来段也想借黎元洪的力,报直系的一箭之仇。

  黎元洪终于下决心南下了。

  为了安全,一九二三年九月八日,经友人安排,黎元洪秘密搭乘日轮长府丸,偕李根源、陈宦、庄景珂和两名日本医生二人踏上行程。于九月十一日抵沪,下榻法租界杜美路二十六号。

  当晚即在寓邸邀请唐绍仪、章太炎、李根源、褚辅成、章士钊、陈宦、饶汉祥、郑万瞻、焦易堂等进行一番密商。

  随后发出一道通电:“元洪忝受国民付托,待罪公仆,德薄能鲜,致有六月十三日之祸。惟念纪纲不可不立,责任不可不尽,业于九月十一日到沪,勉从国人之后,力图靖献,谨此奉闻。”

  又有致广州孙电云:“(上半段与前电同)……我公昔在清季,与元洪共开草昧,休戚与共,惟望共伸正义,解决时局,海天南望,伫候教言。”

  九月十二日,黎元洪在寓所招待新闻记者,发表书面谈话如下:

  “余在国会未曾有正当解释任期之前,总统地位,当然存在。余在京因不能自由行使职权而移津,然天津依然为暴力所包围,乃不得不转而至沪。上海为舆论中心,政治策源地,故余来深欲征取各方意旨,并将中心所怀,报告于众,使各方公判,而求妥善解决之道。连年兵祸,国民已创深痛钜,余素主和平,寻求国是之解决,雅不欲诉诸武力。余对于总统之位,毫无恋栈之意,亦无作下届总统之野心,惟进退授受,当遵法定手续。

  “今法纪荡然,长此混乱,国何以立?余故不惮跋涉而来沪,求各派人士之合作,以维法律而整纲纪。故余南来之宗旨,一言以蔽之曰:维持法律,整饬纪纲而已。至现在北京之摄阁,毫无法律根据,今合法内阁之总理为唐绍仪,仍有施行政事之权力,沪上之国会,为主张正义而来,彼开会时,余当出席报告,请其维持法纪而固国本。余之行动一遵民意,而以法律为根据,如有能整饬纪纲,维持法律者,余即当按法定手续以政权相授,决不迟疑恋栈也。”

  中外各报对黎元洪的南下和他的谈话,反应并不热烈,都没有成为一件大新闻。这和黎及其身边人的期望大打折扣。

  黎元洪被直系捧上总统位子,并没有得到奉系、皖系以及国民党和西南方面的同意,除卢永祥外,其他人当时虽然没有明确态度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