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右任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后,以张钫为副司令,井勿幕为总指挥,下辖郭坚、樊钟秀、曹世瑛、胡景翼、高峻、卢占魁等六路。

  十月中旬靖国军誓师讨陈,先渡渭水。渭南守将姜宏谋与胡景翼原有私交,即开城迎降,胡单骑入城接洽收编,不料是诈降,当场将胡扣留,并解往西安。

  陈树藩不杀胡,要胁胡写信给他的部下投降。胡也答应写信,但他在信中使用暗号,表示自己决不投降陈树藩,于是胡的部下便推举支队长岳维峻代理司令。陈树藩派员赴胡部招抚,又派第三旅旅长李天佐到板桥,均被靖国军击毙。

  民国七年十一月下旬,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去叶荃军会商共同作战方略,归途经凤翔到兴平防地。陈树藩指使民军内奸李栋材伪造郭坚的函件,邀井到兴平南仁村开会。井大意上当,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前往而中计被杀。

  陕西靖国军先后受到胡景翼和井勿幕两起挫折,但仍不屈不挠,南北和会召开时,陕西靖国军的六路军在陕西全境已占据很大的地盘。

  其分布是:

  第一路司令郭坚驻防乾县、武功、岐山、扶风、眉县。

  第二路司令樊钟秀驻防盩厔。

  第三路司令曹世瑛驻防交口、高陵、三原、乾城、洛川。

  第四路代司令岳维峻驻防泾阳、三原、富平。

  第五路司令高峻驻防郃阳、澄城、关山、兴市。

  第六路司令卢占魁驻防三原、高陵、同安、耀县。

  还有云南督军唐继尧所属川滇靖国军也进入平利、兴安、镇巴、紫阳一带。

  而陈树藩所保有的地盘,一天比一天小。

  南北两军的主要战场在湖南,陕西不算是重要战场。因为湖南战场发生了变化,段祺瑞便想在陕西开僻第二战场,借以继续南北战争。因此在和谈进行前,调遣大批北军投入陕西战场,试图在短期内消灭陕西民军。

  段称陕西靖国军为土匪,不承认为南军,并把陕西的军事行动说成是剿匪,以示与南北战争无关。

  段派出的先行赴陕的军队是奉军许兰州部,和会召开时,又调第四混成旅张元部开入陕西,并令甘肃督军张广建出兵长武、邠县,与驻防凤县的陕南镇守使管金聚(兵力有一混成旅),以及由四川逃到汉中的刘存厚(兵力约有两师),合力进攻靖国军。这样一来,陕西境内的北军与靖国军双方兵力共达二十万人。

  和会召开前,南北双方都曾下过停战令,约束双方军队各守原防,一切问题留待和会处理。但是段祺瑞却要了一个花样,提出所谓南北两军占领区应当维持战争发生前的状态,这就是说,陕、闽、鄂西南三个地区内的南军都是在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都应当退还北方。他又进一步提出所谓剿匪问题,诬蔑陕、闽、鄂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