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想大约没有做错。’民众喊:‘不用跟日本直接谈判。’我说:‘这一点请各位放心。我既没有签字,即是拒绝谈判。’民众乃欢呼。当夜,每一车站都有如山的民众,愿见专使,我因疲乏,已就寝,请魏代表接见民众,代为致谢。”云云。

  陆徵祥这一生,最令他痛心的是签《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签字后,陆征祥感到身心俱瘁,对袁世凯说:“我签了字,也签了自己的死案了。”

  《二十一条》披露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人们游行示威,声讨外交次长的曹汝霖和当时驻日公使陆宗舆,却未提及主持谈判的总长陆征祥,大家也都明白陆征祥是被临时推出去的,是被迫签的字。

  但是,陆徵祥本人心里并不好过,可以说签《二十一条》一直是他的痛。这一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总算使他扬眉吐气一次。

  现在,我们回头再说南北第二次和谈。

  和谈除了地点、人数、名称问题难以解决外,还有两个大难题,一个是陕西省停战问题,一个是段祺瑞主持的参战军的存废问题。

  关于陕西问题是由陈树藩引发。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六月七日,陈树藩即通电全国,取消陕西独立,吹捧袁世凯为中华共戴之尊,民国不祧之祖。

  段祺瑞对陈树藩也大加赞赏。六月十日,段祺瑞发出命令,委任陈树藩为将军府汉武将军,七月,正式任命陈树藩为陕西督军。自此,陈树藩投向段祺瑞,成为北洋皖系的得力干将。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提出各省军民分治,任命老同盟会员、云南腾越人李根源为陕西省长,段祺瑞暗中授意陈树藩发动陕人反对李根源赴陕。

  先是指使旅京陕西同乡会中的陕南老乡请愿,反对李根源任省长;接着又操纵陕西省议会致函黎元洪,不欢迎李根源来陕。

  两计不成,李根源入陕就任省长之后,陈树藩处处与李根源作对,并派亲信监视李根源的行动。

  一九一七年五月,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陈树藩作为段祺瑞皖系的干将,当即通电宣布陕西独立,脱离中央。

  六月,陈树藩将李根源赶出陕西。七月,段祺瑞平定了张勋复辟,再造共和,重新组阁,陈树藩兼任陕西省省长,集陕西军政大权于一身。

  陈树藩当上陕督之后,便积极扶植个人势力,把同学、老乡刘世珑、曾继贤、张宝麟、张飞生、张丹屏等提升为团长、旅长,而反袁护国立了大功的民党人士胡景翼仅委以团长,高峻为副团长,曹世英部连正规军也没编上。

  刀客出身的郭坚,因所部缺乏政治头脑,易为利用,所以编为游击营,后又改为警备军,负责监视李根源。但警备军统领郭坚受李根源感召,诚心拥戴李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