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2章 拒签“和约”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应有责任。国人目前之清议可畏,将来之公论尤可畏。究竟应否签字?倘签约时,保留一层亦难如愿,则是否决计不签。时间日迫,关系至钜,闻见所及,合再沥陈。万祈速即裁定,立即电示。”

  徐的“相机处理”,就是答复陆的这封电报。

  山东代表除了向北京政.府请愿外,还通电山东籍的北洋派军人卢永祥、王占元、吴佩孚等,请他们出面阻止北京政.府签字和约。

  同一时期,上海各界人士鉴于安福系“暗中捣鬼,坚决主张签字”,因此发出了声讨安福系和解散安福系的要求。

  六月二十七日,京津学生和留日、留欧归国学生推出代表和山东代表联合起来,共计四百余人,一同到总统府请愿,请求拒签和约。徐世昌仍不肯接见,叫他们去找龚心湛、傅岳棻陈述意见。

  代表们坚持必须由徐亲自接见,当面保证不签约,否则即不退出。

  双方坚持不下,代表们不走,徐则不见,于是请愿代表即在新华门外露宿一宵。

  坚持到二十八日上午九时,徐不得已只好接见他们。

  徐世昌向请愿代表们讲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没有一点明白表示,这使请愿人士非常不满。

  陕西学生屈武当场放声大哭,以头触壁。

  徐借此怒形于色,拂袖而去。

  请愿代表们一直到二十八日下午八时四十分钟才散去。

  二十八日山东第二批请愿代表一百零八人也到了北京,三十日有天津代表七十余人也到了北京,其他各省也有代表纷纷抵达。

  于是、各省请愿的浪潮和学生运动汇合在了一起。北京城顿成一个请愿城,街头巷尾,到处可见从各省来的请愿代表。

  市民和商店都热烈欢迎他们,这一来使到北京政.府为之手足无措。

  北京政.府慌忙通电各省,禁阻各省代表继续向北京出发,同时怕北京的学生再罢课游行,便宣布北京各校提前放假,九月一日开学后再补行暑期考试。

  二十九日上海各界举行拒签和约的人民外交大会,上海军事当局事前关闭了公共体育场大门,门外遍布军警,大会无法进行。

  各团体纷纷向淞沪护军使抗议,这个大会终于在七月一日召开。

  全国性的请愿运动,增大了国人对政治的兴趣,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爱国的热诚。

  要知道,帝王时代的中国人民,在专制统制下养成对政治没有兴趣也不敢有兴趣的习惯,现在因为抗议外患,这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苏醒了。

  在请愿期间。有人甚至建议推举人民代表到欧州去进行国民外交,有的主张召开全国国民大会解决外交问题和赎款。

  当全国泛起了拒签《凡尔赛和约》的运动时,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们正面临他们一生中历史性的抉择。

  巴黎和会的结果,《凡尔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