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章 下重药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

  首先,他想到了自己的挚友徐世昌。

  多方打听,得知徐世昌正因为丧母,在老家丁忧。费些周折,调到了身边。

  徐世昌虽是文人,不懂军事,但足智多谋,官场经验老道,办事可靠。

  在以后的时间里,一直是充当袁世凯的参谋长角色。

  他又请他的朋友荫昌为他举荐人材。因为,他知道荫昌曾经担任过天津武备学堂总办。荫昌推荐了高材生梁华殿和王士珍二人。

  接着,袁世凯又从武备学堂物色了冯国璋和段祺瑞。

  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没让袁世凯失望,成为他小站练兵的重要帮手。

  由袁世凯署名的《训练操法详唽图说》一书,就是出自这三人之手。

  这三人后来被称为北洋三杰,也成为了袁世凯的得力干将。

  袁世凯确实是在把全部心思,用在新军的训练和缔造上了。在腐.败的晚清的官员中,像他这样认真做事的人,还真不多见。

  在别的军中,克扣军饷几乎是惯例,但在他这里,在新建陆军,是绝对不能发生的。

  他几乎是亲手把军饷发到士兵手中。

  朝廷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建起的这支新军,按说军饷应该不成问题,但无奈清廷的国库太空虚,他们的军饷也常不能保障。

  为了拿到军饷,他要到处磕头作揖,多方奔走。

  他知道欠军饷对士兵和士气的影响。即便是费尽心思搞到的差事,他为了讨要军饷,实在无路可走,也不惜以辞职给上头施加压力。

  有据可查,他曾经几次“一度力辞不干,未得允许”。

  每个军队应该都有军纪,这些军纪单纯地看条文,写的也都不错。

  最重要的是这些纪律能不能得到执行。

  对于这一点,袁世凯恐比谁都清楚。

  刚入伍的新兵还好些,已经养成了很多坏毛病的老兵,要他们改起来就难了。

  矫往很难不过正,肯定地说,在执行军纪的过程中,袁世凯也确实有一些过头之处。

  有些话传来传去就走了样,传到李鸿藻耳中就成了袁世凯嗜杀成性、滥杀无辜。

  清流顾名思义,李鸿藻是很看重自己的名声的。袁世凯是他力主推荐的,保举这样一个残暴、跋扈的人多有损于自己的名声呀!

  李鸿藻很恼火,长此下去还了得吗?于是授意御史胡景桂参劾袁世凯克扣军饷,诛戮无辜,用人“论情面之大小,馈遗之多寡”。

  袁世凯得知消息后,当时就懵了。

  是的,他是请辞过几次,但那不是不想干了,而是想把事情做好。

  如果他真的不想干了,他干嘛去管欠不欠军饷?他所以敢理直气壮的去请辞,是因为自己明知道会被“未得允许”。

  这次不一样了,一看来头,就知道事态有多严重。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很多事是说不清楚的。同样一件事,在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