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 解散国会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具有居间调停的良好条件。

  三是张勋和他的私人关系很密切,如肯晋京调停,就能够加强他的内阁地位,并支援总统,稳定澄清时局。

  正在这个时候,张勋有回电表示拥护总统,愿意出面调停。

  黎元洪于是于六月一日除派专车到徐州迎接张,并以总统命令召唤张勋晋京调停时局。

  命令说:“安徽督军张勋来电沥陈时局,情词恳挚。本大总统德薄能鲜,诚信未孚,致为国家御侮之官,竟有藩镇联兵之祸,事与心左,慨慊交深。张勋功高望重,公诚爱国,盼即迅速来京,共商国事,必能匡济时艰,挽回大局,跂予望之!”

  或许黎元洪的耳目也太欠灵通,或许是人总是更愿意怀着好的愿望,张勋早已露出了许多的马脚,黎却似乎是一无所知。

  民国六年六月七日,张勋率领辫子军步、马、炮兵共十营约五千人及随员一百余人由徐州动身,八日行抵天津。

  他动身前通电独立各省说:“挈队入都,共规长策。盼坚持原旨,一致进行。各省出发军队,均望暂屯原处,勿再进札。勋抵京后,当即驰电筹备。”

  到天津的当天,张勋就对前来欢迎的总统府秘书长夏寿康提出:限期三日,解散国会,否则他就不管调停了。

  黎元洪得知张勋的要求,顿感五雷轰顶。各省督军闹独立,就是为了解散国会。如果他能接受这个条件,还用得着请人调停吗?如今张勋大军压境,比那些闹独立的督军更危险。

  不久之前,黎元洪曾一再表示“宁可牺牲总统,绝不解散国会”,如今这些豪言壮语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摆在黎元洪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稳住张勋。

  但国会也不是说解散就能解散的。法律规定,总统下令解散国会,必须要由国务总理副署方能生效。段祺瑞被罢免后,代理国务总理的是老法学家伍廷芳。

  作为中国第一位法学博士,伍廷芳抵死也不肯副署这样的命令。

  他对前来做工作的步军统领江朝宗说:“职可辞,名不可署!头可断,法不可违!”

  黎元洪见伍廷芳油盐不进,只好对张勋说:“不是我不想解散国会,是找不到副署命令的人啊!”

  大老粗张勋不管这套,他回话说:“要什么副署?发道命令解散了就是了。”

  没办法,黎元洪只好派人到天津找新任内阁总理李经羲。

  李说什么也不干,理由是自己尚未履职,没有资格副署。

  无计可施的夏寿康只好去找段祺瑞帮忙。段祺瑞说,你们不都让我下台了吗?我怎么还有资格副署呢?

  眼看张勋给出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还是没人副署命令,黎元洪急得团团转。

  最后关头,步军统领江朝宗出面,以代理总理的名义副署了国会解散令。可笑的是,江朝宗这个代理总理只当了十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