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太炎有个外号,叫“民国祢衡”。因为他谁都敢骂,被誉为三国时击鼓骂曹的祢衡。民国的诸名流,几乎都挨过章老先生的骂,唯一一个被他一直称颂的人,便是黎元洪。

  新型国家建立,国家体制为“民主共和”,国号为“中华民国”,大家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是,在国旗和国都地点上分歧很大。

  清廷如果有国旗的话,就是所谓的龙旗。三角形,黄底龙饰,也称为黄龙旗。

  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起义时陆皓东做了面旗帜,叫作“青天白日旗”,寓意光明正大,自由平等。

  陆皓东(1868年9月30日—1895年11月7日),本名陆中桂,字献香,号皓东,广东广州府香山县翠微乡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一八八六年,陆皓东赴上海入电报学堂学习,二十三岁毕业后先后任上海电报局译报员、芜湖电报局领班等。

  一八九三年,陆皓东与尢烈、郑士良、程奎光、程壁光等参加孙中山在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召开的会议,酝酿创立革命组织——兴中会。一八九五年他协助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决定武装起义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

  他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旗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痛斥清政.府腐败、投降卖国。

  豪言道:“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七日英勇就义。

  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同盟会成立后,曾专门讨论过将来的国旗问题,孙中山主张用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

  武昌起义,湖北革命党人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红底黒星,红色代表血,黒色代表铁,十八颗星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意思是用铁与血的精神,解放全中国。

  后来上海方面打出了五色旗。有五种颜色組成,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中国有五十多个民族。讲五大民族,广义就是所有民族,是讲民族的大团结,没有只认这五个民族,而排斥别的民族的意思。

  随着武昌首义后各省的纷纷光复,因为没有统一的旗帜,大家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

  为了寻求统一,一九一二年一月九日,武昌方面电请南京政.府统一国旗。代行参议院职权的各省代表会,对国旗式样进行了讨论。

  江苏代表主张用五色旗,湖北代表坚持用铁血十八星旗,福建代表则提出青天白日旗最好。

  大家争论不休,又各坚持己见,最后进行表决,多数人的意见是用五色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