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首届内阁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涉外债者甚多,非兼长于铁路建筑与外债交涉者,不能胜任。梁君前清时曾办山海关铁路,又曾任海关关道,二者均系熟手,足堪任此。”

  唐绍仪退席后,有人直接站起来开口:“国务员表决,必须开全院委员会,详加讨论,不可直接表决。”

  马上又有个胖子站起来,是直隶代表谷钟秀,只听其言道:“开全院委员会,应该禁止旁听!即使是总.统、总.理、各部总、次长,都应该退席!”

  直隶代表谷钟秀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临时约法》没有规定类似情形,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有人提议全院委员会可挪到夜间再开。又是谷钟秀,大声嚷道:“现在已经六点多了!事极急迫,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我们应该马上开会!总.统总.理与各行政官如有意见,请赶快发表,如果没有,就请退席,等我们议定之后,再请总.理回来……”

  他看了一眼唐绍仪身旁的孙中山,“至于总统和各位行政官,就没必要再出席了吧!”

  无人反对。于是闹哄哄地,总.统.总.理行政官退席,旁听人士退席。媒体记者职责攸关,不能离开,又没有进入休息室的权利,只能在参议院门口株守。

  教皇选举般的内部讨论,持续了足足一个多钟头。

  终于有人走了出来通知:“会议继续,请各位入场!”

  大家回到原位,往坐席一看,唐绍仪回来了,孙.中.山居然也没走。他也焦急地在等待着结果。看来,谁也掌控不了参议院的局势,这让在场的人有一种特别地刺激感。

  议长林森宣布无记名投票开始,到会议员三十九人,以得二十票为通过。计票结果出来了:其他总长人选都得票半数以上,只有梁如浩得了十七票,以少数未通过。

  梁如浩(1863—1941),男,原名昭涛,字如浩,号孟亭(梦亭),广东香山人,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与唐绍仪、周长龄等第三批幼童赴美留学,先后人读哈德福中学与史梯芬工学院。

  清光绪七年(1881)五月归国,任天津西局兵工厂绘图员。清光绪九年(1883),任中国德籍顾问穆麟德随员,赴朝鲜筹设海关。

  清光绪十一年(1885),袁世凯任驻朝鲜通商事宜大臣,梁如浩被任为幕僚。清光绪二十年(1894),袁世凯奉召回京,梁如浩随后也归国,委为关内铁路运输处处长,后升北宁铁路总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其受清廷委派,由八国联军手中接收关外铁路。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任唐山路矿学堂(即后来的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总督(即校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派驻荷兰,后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