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2章 朝堂对骂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惯例,冬至大节之前,是各个衙门最忙的时候,过了这段时间,基本上手头的事务就都处理的差不多了,老大人们也就该安安心心的准备过年。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半个月前,五军都督府联本上奏,上禀了整饬军府的结果,在历经小半年的整饬中,整个五军都督府,可谓是大换血,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军官,直接被予以黜落,有少部分甚至涉及到了私贩军器,冒领军功这样的重罪,如今还在诏狱当中,等候发落。

  除此之外,剩下的武臣,也有不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或是罚俸,或是降爵,虽然保住了官位,但是日子也都不好过的很。

  与此同时,随着朝廷有意用兵沿海的消息传出,朝堂上下,不少大臣都有些坐立不安,终于,数日之后的早朝上……

  “陛下,年节将至,朝廷理当罢去诸多徭役,让百姓归家安度年节,此刻出兵,恐有搅扰百姓之嫌,恳请陛下三思。”

  刚一上朝,便有兵科的给事中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开口劝谏,紧随其后,又有御史开口,道。

  “陛下,战事一起,百姓必受战火波及,何况,这两年以来,各地天灾连绵,百姓未得休养生息之机,如今出兵,确非良机!”

  内阁的圣旨已经下了,所以,消息早就传开了,兵部和户部,也都已经动起来了。

  但是,大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圣旨下了,不代表事情就定了,办事归办事,商议归商议。

  天子下了圣旨,不妨碍老大人们继续在朝堂上劝谏皇帝收回旨意。

  眼瞧着底下一个个御史挨个站出来,又是国计民生,又是休养生息,又是年节将至的把理由摆出来,基本上全都是反对的,朱祁钰也不由有些头疼。

  到现在为止,这帮科道官员,真要说他们能影响什么国政,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过,就是烦人。

  只要不遂他们的意,这些人便会不停的在朝堂上叨叨叨,就算是下旨让他们不许议论此事,他们也会找别的借口,扯回这件事情上,继续叨叨叨。

  这种状况,是最让人头疼的,不理他们吧,一直说个不停,而且是反反复复,翻来覆去的说,理他们吧,这帮科道官员干的就是这个差事,朝廷有不因言罪人的惯例,也不能真的把他们都怎么样。

  而且,虽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科道改革也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这帮御史也吸取了过往的教训,渐渐进化出了新的手段。

  便如这次,出面参奏的,都是兵科和福建道的给事中和御史,所以要说他们逾越职权,是没有的。

  但是,其他的御史虽然不能直接参奏,可等到这些人说完之后,他们却会趁着时机附和议论,算是变相的绕过了不许随意劾奏非执掌以内的禁令。

  毕竟,上奏的不是他们,早朝上头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