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0章 产业竞争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的合约早就已经开始。英国这一次出面斡旋中日争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日本海军庞大的订单。

  现在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另外一个问题,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是,大笔的还军费投入之后,原本制定的《征讨清国策》现在显然已经过时,隔海相望的早就不是那个疲弱的满清王朝,而是一个武装到牙齿、时时刻刻磨刀霍霍的强大敌手……至少,在数年内,大日本帝国显然无法战胜对手。

  而当初以朝鲜为跳板的战略。经过两次朝鲜冲突失利后,海军部、陆军部显然都已经深感入侵朝鲜的无力,如果没有朝鲜作为跳板,日本任何试图直接与中国交战的战略显然都缺少基本的后勤可能性!

  但这种局面下。尽管外交上还在遭到中国新政府的极力打压,明治天皇还是在今天的内阁会议上提出了另外一种海上的扩张方案进行讨论,这是由小松宫彰仁亲王全面筹划半年多制定的《太平洋岛屿征讨方略》。

  1889年9月16日,在英国驻华公使鲍尔的极力斡旋下,日本政府终于在中日贸易争端中作出了重大的让步,同意了曾纪泽提出的关于关税、领事裁判权等6个方面的要求。不过,日本人最终还是拒绝了贸易赔款、军事驻军等3个方面的要求。

  获悉这一系列的成果之后,秦铠不动声色的下达了收网的指令,曾纪泽在会同陈季同、伍廷芳商议后,与9月20日正式与日本签署了《中日天津条约续案》,条约除了利用“利益均沾”原则获取列强在日本的同等权益,更重要的一点是,条约的签署彻底剥夺日本工商业发展的土壤。

  这无疑是秦铠对日政策的重要思路,随着关税谈判的签署,国内发达的工商业将会迅速击垮日本的产业链……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的产业无法生存,明治维新后,尽管国内农税、商税一路高企,但是,日本政府大力扶持的财阀产业,充分享受了日本政府给予的减免税收、资本投入方面的优势,事实上,日本国内的产业还是在发展!

  而且,鉴于日本国内劳力资源低廉的因素,这些财阀产业,比如通讯、铁路、船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其实都让这些大财阀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不过,这个时代,光凭着这些基础产业和日本殖产业的高额税收,日本想要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显然是不够的!

  中国商品倾销丧失,将大大降低日本产业获取外汇的能力,同时,日本产业也将因为失去竞争力导致无法生存,这也必让日本已经十分脆弱的轻工业经济雪上加霜!

  至于日本的重工业,虽然目前在军方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有了不小的发展,不过,这种吸血式的发展,根本不具备持续性,而秦铠完全不介意在任何时候为日本重工业的发展加上一个个绊脚石!

  就在9月21日,《中日天津条约续案》签署后的第二天,秦铠内阁向国家议会提交了《促进海外贸易六点激励措施的提案》,展开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