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4章 北洋来客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后面这半句自然是问九门提督英廉的,英廉忙出列拱手答道:“太后,翁同龢和被罢黜的文廷式两人这几日闭门不出,下官已经安排人手看住他们,确保他们尽快出京!”

  慈禧轻轻的噢了一句。这次刺杀案她总是心存疑虑,翁同龢竟然毫无动静,多少让她有些奇怪,不过。她可没有任何意思要缓一缓,“最近听说宝廷往乾清宫跑的挺勤快的,载湉那边也要安排人小心伺候,等这事情了了,这内廷的侍卫大臣也要好好整顿一番……”

  下面这几位一听,心中都是大喜。这些拥护慈禧的亲贵、高官信心满满,那也是鉴于这十余日来后党的节节胜利,自从太后发飙后,乾清宫就直接哑火了,根本没有任何动作,小皇帝载湉甚至已经处在了半幽禁状态,除了那些帝党官员还敢进宫觐见外,朝堂上一片观望之态。

  此番正黄旗的两位侍卫大臣跟皇上走的近了些,显然是让太后不喜了,如此,到时候他们可就大有机会推荐自家的亲信上位了,一时间屋内倒是气氛热闹,这些大员们又开始对帝党分子口诛笔伐!

  一番议论之后,礼亲王世铎最后递上了李中堂着周馥送来的折子,出乎意料的是,对于军机处议定的擢升他入值中枢的政令,这位叱咤大清官场数十年的汉族高官却十分委婉和坚决的拒绝了,这理由自然罗列了一大通,无外乎身体不适、才疏学浅之类的托词。

  而李中堂更是在折子中以治军不利为由,要求自削爵位,在这场刺杀案中,作为淮军的首领,这位名义上拥兵数十万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显然是也有嫌疑的,不过,在慈禧看来,这李中堂的嫌疑,其实就是醇亲王奕譞的嫌疑!

  淮军遍布直隶、两江、两淮,淮军系统的汉族大僚更是数不胜数,至于牵扯到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而李中堂此人,慈禧倒是熟悉和异常的了解,这个少年之时就有“三千里外觅封侯”之理想的李中堂,倒是确确实实是应承了曾文公的评价,那就是个拼了命做官的人。

  而这一次,竟然主动放弃入值中枢这官场的最高位置,甚至还字削爵位,这却忽然让她心生疑虑……

  李中堂此番身陷这刺杀案的泥潭,虽然朝堂上也并没有把矛头指向他,不过他可不能无动于衷,而京城里传来的消息,要让被贬谪盛京的荣禄重掌大权,而把他弄到京师去入值中枢,原本这倒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他很清楚一点,这大清的权柄是不可能掌握在汉人官员手里的,亲贵王爷、顶着爱新觉罗名头的八旗才是大清的骨子。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显然是很特殊,所以周馥在拜见礼亲王世铎后,立刻就请他转呈了这封折子,而礼亲王在得了李中堂的敬仪后倒也算是尽心,挑了这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