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6章 满汉之争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善好像出去的时候火气挺大的……”赵烈文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不过言辞间的语气,看起来似乎有些许想法。

  秦铠微微一笑,点点头说道,“这位将军大人来给手下讨公道来了嘛,而且还蛮横的很,赵先生,这事情可能还要你来处置一下了,先着人把这事情给捅上去,回头再议详细事项,我让欧阳庆查实了,再跟你再商议!”

  赵烈文自然不会同意向长善示弱,大致了解的状况,心中也是大有怒意,这长善算什么玩意,也敢随意来总督府撒野:“大人,这件事情上,我看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既然彼不仁,我自当不义,不过我以为,仅仅参他纵容亲属为恶,还不足以致命,这要参他就要不需留下后路,而且要坐实了!”

  三人秘密商议着,很快就达成了一个共识,下午时分,几封密信已经被送来出去,这种事情,自然是由情报司的得力人手亲自办理,此外,往京城里的电报也以密文方式发给了潘博盛潘大公子。

  很快,一封弹劾广州将军纵容亲属杀人害命的折子被送进了军机衙门,这折子是一年前刚进翰林编撰、当年殿试二等第一名的杨宁所奏,这杨宁倒也并非清流中坚,只是新进的读书人,不过,经常出现在京城里年轻官员都热衷的清流大佬们举办的品论会。

  这品论会者,只是由某个清流中高官在自家举办的宴席而已,内容不外乎品评书籍、谈论时政,而清流们则借着这个体制来凝聚势力,这些新进的官员多数没有什么后台,这样的体制无疑成为了他们进入这个势力庞大、松散体系的桥梁。

  而现在朝堂上的清流大佬也是与时俱进,暂时远离军机核心的李鸿藻、翁同稣已然老而弥坚,但是新生代的翰林学士陈宝琛、通政使宝廷、兵部侍郎宝廷因为与张佩纶、张之洞这些封疆大吏中新锐的特殊关系,已然崛起为清流的主力干将。

  而这个件事情,也只是通政使宝廷宅子里品论会上讨论的一个议题而已。杨宁这种属于初生牛犊的官员,自然被那些老鸟三两句就撺掇起来了,当然,这杨编撰可不是笨蛋。自己也就借着这次的弹劾,名正言顺正是跃入清流的行列,当然,前提是自己没有因为弹劾封疆大吏给夺了职。

  所以,这次与其说是被撺掇的。还不若说是他自愿上钩的,这件事情的利弊,他当时就分析的一清二楚,现在,大清官场有几股子势力,朝堂上的亲贵们,那是可不是自己这种无钱无势的新科编撰能巴结的。

  亲贵之中,尚有几派,其中更是多有关联,这之中的道道。就是朝堂上的老吏也说不清道不楚,所以他早就想过了,要想从这条线上升职,虽有可能,但却是微乎其微。

  而朝堂上更强大的势力,无疑就是那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