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十三街风云起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铠突然问道:“吴掌柜,有没有想过生产洋货?”

  这话一出,跟在他后面的何勇更是吃惊不小,他心中难免打起鼓来,他们何家现在做的香皂生意,可绝对是打着洋货的牌子,而且这套路都是秦铠指点的,在香港码头由何家出面开了一间皮包公司,所有货物经由那里出来,以这时代的追踪技术,绝对无法识破这种后世常用的出口转内销的策略。

  吴掌柜倒是神色平静的很,心中反而认定秦铠根本不懂这洋货的规则,这时代的商人那个没想过自己仿制,但是让这些人无法想象的是,哪些西洋货物若是本土生产的话,首先是技术上根本行不通,国内这些有学问的老爷们,让他们弄篇八股倒是在行的很,谈到西洋技术,一个个都跟白痴似的。

  其次是即便从西洋人那里进口了机器,可惜国内能弄到的原料根本不合格,若是向洋商购买原料,刨除人工和机器的损耗,一般情况成本都能比直接购买成品多上五成。这种情况下,若是还有人提出生产的话,基本是脑子烧坏的。

  听了吴掌柜的解释,秦铠也有些好笑,确实,以这时代的国民教育,根本培育不出真正的科学家,哪些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基本都是自学成才的,就连洋务运动的发源地――江南制造局也无法摆脱这个怪圈。

  上海洋枪局购置了德国的先进设备,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而且还有十数年实践培训出来的产业工人,但是,到目前为止,只能生产老式的前膛毛瑟枪,而且每支毛瑟枪的成本是直接购买原装德国毛瑟枪的一倍,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听了吴掌柜的话,秦铠倒也颇有感触,不过自己这一步步走下去,实现工业救国的目的,就必须要尽早打下这产业工人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这些商人的积极参与,而最佳合作的对象,正是这些被这时代百姓和官员称之为二鬼子的洋务商人。

  他安静的听完吴掌柜的陈述,微微一笑,问道:“吴掌柜,不知道你以为现在洋货中最赚钱的是那些生意?”

  “西洋货的小五金和金属原料、洋油、洋布、大烟,其中尤其以洋布和大烟份额最重,”吴掌柜倒是一点没隐瞒,这倒是跟秦铠熟知的历史基本吻合。西方的工业化造成了产品成本骤降,而远东的这个巨大的帝国、四万万的人口,无疑是最好的产品倾销地。

  看到秦铠在沉思,吴掌柜马上跟了一句,“当然这大烟虽然利厚,咱闽商那是绝对不会去碰的,这可是破家害命的玩意,那些西洋商人就没这么些顾忌,这些年,十三行天天都有破产的商行,这里的生意也不好做啊!”

  “吴掌柜,若是洋布能自产,您说这十三行有多少商家会有兴趣?”秦铠终于抛出了自己的诱饵。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