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级产业门槛低,意味着国内目前十分便宜的人力资本很容易转化为实际的利润,但是,新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卖茶叶蛋和做导弹的问题,显然已经摆在了自己面前。

  中国人思想里根深蒂固的读书理念,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对于技工、技师,潜意识中还是被认作干手工活的,远非工程师这种走理论通道读书人那般光鲜,即便技术学院出来的学生,都更愿意走理论研究通道,而非技师这种被视作体力劳动者的领域。

  秦铠自然立刻有了一些想法。不过,他也意识到,这两位来,自然不是光来说问题的,“那……你们两个合伙跑我这里来,肯定是有些个想法吧,就别藏着掖着了,赶快说说看……这件事情,的确是关乎我们国家日后发展的大问题,我支持你们做出更多积极的革新!”

  得到秦铠鼓励的暗示,詹天佑和钱青互看一眼,然后由詹天佑开口说道:“主席,你引领着我们走入工业的新时代,自然比谁的清楚,设计和工程原本就是一体的两个领域,这一点也是我们两个协会多年合作的深切体会,所以,我们是带来了工程师协会和技工协会理事们的建议,一是,我们希望合并工程师协会和技工协会,打破技师和工程师的界限,二是明确技师在南洋系和国资系内的地位……”

  詹天佑和钱青带来了洋洋洒洒十余条的详细建议,而本质就是打破技师与工程师之间所谓的界限,资深的技师只要能力足够,完全可以兼任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师,而工程师如果也拥有足够的动手能力,自然也能或者高级技师的资质……当然,这个似乎有些出格了……

  同时,合并后的新协会将会在依旧确保独立性的基础上,推出更详细的评估体系,确保协会在这一领域的公正性,而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建议,则是来自于他们对秦铠的请求,要逐步改变国人的理念,显然并非易事,但是,有些事情却必须去做。

  2月10日,《北京日报》、《中国时报》、《申报》、《福建新报》等官媒集体刊发了秦铠以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发表的《科学、技术引领中国工业未来》的头版撰文,秦铠提出了一个直接影响整个中国风潮的理念――“工业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拥有匠心”!

  这篇来的有些突然的撰文,直接震撼了整个国家的神经,以秦铠的身份提出的认同感,一下子就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工业技术的未来,不仅仅来自于工程师,国家层面充分认可了技师的地位,将技术提升到了一个“匠心”的境界,这绝对是颠覆性的观点。

  11日,国内媒体再次掀起了关于工程师协会和技工协会的大讨论,也掀起了提升国内工业现代化的新一轮论战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