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我就不去!_绝对权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源于枫林工业园的几个大企业,像天歌电子厂,饮料厂。五金厂都捐了款。其中天歌电子厂直接捐款二十万人民币,比枫林镇的财政拨款多了一大截。

  范镇长老抠门了,镇财政就是意思了一下。

  尤利民考察枫林镇之后,翻修这条主干线,就成了市里的重要工作。

  宋珉当着尤利民的面表过态的,还真不敢敷衍了事。不然就是授人以柄。让范鸿宇有了在尤利民面前给他上眼药的理由。

  从那次考察,宋珉就能感觉得到,范鸿宇很可能在省长身边有“眼线”。

  因为修路的缘故,原本就不宽的路面益发狭窄,范镇长得集中精神,不将吉普车开到沟里去。好在修路的效率颇高,再过一两个月,就能翻修完毕,全线贯通了。

  开过十来公里的坑洼路面,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敞平整的四车道水泥路面主干线笔直地伸向前方。

  吉普车随即提速,不过十几分钟,就驶进了枫林镇。

  此时的枫林镇,也是一片异常忙碌的景象,街道两边,正在大兴土木,各式各样的楼房拔地而起,工人们炎炎烈日之下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干得热火朝天。

  俱皆是民间的自发行动。

  枫林镇这一年多来的变化,有目共睹。镇政府周边几个村庄的青壮年劳力,尤其是女青年,有一多半在工厂上班拿工资了。工业的快速繁荣,几乎是转瞬之间,就将枫林镇破烂的街面比了下去。这样一个破败不堪的老式乡村小城镇,实在配不上那般繁荣的现代化工业园。

  镇里的大部分居民,纷纷行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借钱盖房子。

  工业园有一千多工人,不将周边农村的农业人口计算在内的话,工人总数已经超过枫林镇的常住城镇人口,其中还有不少来自香港和内地大城市的高管和技术骨干。

  这就是财源!

  盖起新房子,可以做店铺,可以做宾馆,可以搞录像厅,可以搞歌舞厅,可以搞台球娱乐室,门路多了去了。

  总之只要新房子盖起来,就意味着滚滚而来的金钱和财富。

  就好像后世大城市的楼市一样,枫林镇很多新民房尚未建起来,就已经被有眼光的生意人预定了。

  “房地产业”一片红火。

  以至于镇里的很多领导看了都眼红,纷纷向高洁范鸿宇提议,由镇里出资,在沿街的地段修建一大片房子,用以出租,一定能租个好价钱。

  这可是硬扎扎的票子啊!

  镇里从今往后,就多了一个丰盛的财政收入来源。而且这笔钱不用上缴,完完整整落入了镇里的腰包,说白了就是个小金库,镇里干部的福利必定水涨船高。

  被范鸿宇毫不犹豫地否了。

  政府绝不与民争利!

  这就是范鸿宇的理由,硬邦邦的,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必须是受益于工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