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1章 贞武元宝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手大干。

  腊月初一,‘四大恒,在京师的各个分号同时推出了大清银元——贞武元宝。

  消息一出,京师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纷纷派人捧场,遣人到就近的分号大量兑换银元,他们是必须捧场的,贞武明确的说过,朝廷将银元的铸造权交给‘四大恒,是为了刻意补贴他们,银元流通的越好,他们的利润就越高,岂能不捧场?眼下年关将近,给下人发例银,打赏皆用的上。

  京师的大小官员自然亦不甘落后,这是贞武御极登基发行的新钱——贞武元宝,此钱的发行流通,意义不可谓不大,身为京师官员,这点子自觉性是必须有的,虽然明知银元的成色略有不足,却也顾不得那点损失,亦纷纷遣人去兑换,否则新钱发行遭受冷遇,他们这个年只怕都过不好。

  紧随其后的是喜欢用洋银的商贾士绅,大清发行了自己的银元,他们自然都欲抢先目睹,以做比较,‘四大恒,各分号立时就挤满了前来兑换银元的人群,各分号都将贞武元宝的详细数据一一注明,张贴在醒目处,进店便可看见。

  色泽润白柔和,铸造精美,大小适中,携带方便,使用便利的贞武元宝一兑换出来,立刻就获得一片好评,虽然只是九成银,及不上九五成色的官银,但是这些个优点完全足以弥补成色上的不足。

  次日一早,京报上就刊载了贞武的谕旨,大清银元等量兑换,全国等值流通,与银两同时流通,自贞武二年起,朝廷一应赋税皆改用银元征收,随后还附上了银元铜钱的兑换比,一元兑换五百六十文,并且注明,银元与铜钱的兑换将会根据市场实际兑换情况,一年调整四次。

  京报一发行,立刻就竖立了大清银元法定货币的地位,全国等值流通最受商贾欢迎,与铜钱的兑换按市场的实际兑换数值适时调整则使的小民百姓对银元极力热捧,况且银元一角的面值仅仅只需五十六文便可兑换,他们也完全有能力兑换使用小额的银元。

  年关将近,一应官绅士民手中都积攒了不少的闲钱,消息一传开,士绅商贾、小民百姓都纷纷涌到‘四大恒,兑换大小不等面额的银元,短短数日,银元在京师就开始广泛的流通起来。

  不独是京师,广州、江宁、太原三地的银元在京报刊载之后,银元的兑换数量亦是节节高攀,四地的铸钱局亦开始日夜加班加点的铸造银元,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兑换需要。

  大清贞武银元的发行流通不仅统一了大清的银币,促进了银币在全国的广泛流通,省却白银在各省流通中的损耗,亦使的所有的百姓在缴纳赋税之时免遭第二次盘剥,所有的士绅百姓对贞武银元皆是喜爱至极。

  唯独大清的地方官员们闷闷不乐,银元的发行,再次证明了贞武废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