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5章 新版银票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十五爷的签押房。”

  郑世昌虽然年纪大。但身体一直很硬朗,闻听有旨意,忙快步折回签押房,进屋之后,便见原恂王府的小太监高进喜含笑望着他,两人打过几次交道。郑世昌也深知太监得罪不得,向来对他们出手大方,有银子开路。这关系自然是大为不同,见是熟人前来传旨,他知道定不会是坏事,不由微微松懈下来。

  高进喜也不寒暄,见他进来跪下,便道:“奉皇上口谕。宣郑世昌即刻觐见。”

  “微臣尊旨。”郑世昌叩首起身后,看了一眼高进喜身后的两个小太监。不动声色的递了一张银票,微笑着道:“高公公辛苦,改日再请几位喝茶。”说着又压低声音问道:“皇上急着召见所为何事?”

  宫中太监皆是玲珑之辈,出来传旨自然是要打听一番,否则怎好收钱?至于什么话说的,什么话说不的,那更是一清二楚,高进喜一边熟捻的用袖子遮住银票,一边含笑道:“好事儿。”

  听是好事,郑世昌大为放心,略一沉吟,便道:“几位公公稍待片刻,有一物事,正好上呈皇上,下官去去便来。”

  高进喜才收银票,心里正美滋滋的,当下便道:“既是上呈皇上的物事,那我等便在此候候郑大人。”

  郑世昌去取的是新版银票,原本是为贞武改元准备的,却因为出了点瑕疵,一拖再拖,此番觐见,他正好一并带上。

  乾清宫东暖阁内,贞武却正为谴人各地去祭祀而头痛,康熙这是第二次提醒他祭祀了,他不得不倍加重视,不过,在翻看了有关典籍《礼略》之后,他登时就一阵无语,《礼略》竟有十二卷之多,难怪号称礼仪之邦。

  总的来说,礼分五类,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朝廷主持的吉礼则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军礼等。

  而顺治、康熙一贯奉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以治国平天下的心传家法,一再强调‘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又加了祭祀山陵,归入吉礼之中,并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合称“五礼”。

  看了半晌,贞武才轻叹一声放下《礼略》,仅是祭祀之礼,就够他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好在除了祭天之外,其它的祭祀都可找人代劳,否则可就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了,光是祭祀就能累个半死,不过,对于要祭祀的山川、陵寝,他可不象康熙那样能够倒背如流,只得提笔一一记下来,正所谓国之大齤事,唯祀与戎,这些东西是不好叫大臣起草的,必须的亲力亲为。

  忙了半晌,刚刚搁笔,包福全便进来躬身禀报道:“皇上,郑世昌来了。”

  武随口吩咐道,而后起身稍稍活动了下,待郑世昌进殿,他便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