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 劝输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沽口炮台的修筑进展。

  忽忽便是四日,这日一早,书房大臣张鹏翮、富宁安,工部尚书王项龄,直隶总督施世纶便在外求见。「」

  贞武按例是用了早膳便翻看京城来的快报、奏折、密折和京报,这几日,京城依旧太平如昔,不过,老八胤禩、老十五胤禺,上书房大臣萧永藻、马齐、嵩祝、王炎的请安折上都简略的提到了京城流民日趋增多的事情。

  上书房的动作不慢,以天道自然为题的文章已经刊载在京报上了,不过,略显不足的是辩驳的文章有些苍白乏力,略想了想他便搁开了,临时辩驳,若是数据详实,倒让人难以置信了,如此抛砖引玉,效果更好。

  想到日趋增多的流民,他不由皱了下眉头,京城如此,那么涌来天津的流民应该更多,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天津是澳洲移民的港口,而且又正处于开发阶段,容易找活做,天津他倒是不担心,毕竟有海河的工程在,足以以工代赈。

  可涌入京城的流民又该如何赈济?以工代赈,修什么?疏浚河道,修路?沉吟半晌,他才吩咐包福全道:“将他们都叫进来。”

  张鹏翮等人进来躬请圣安后,贞武便按例吩咐赐座赏茶,待一众人等都坐定之后,他才问道:“天津这几日可是流民急增?”

  见问天津之事,施世纶忙躬身回道:“回皇上,确有其事,如今已进入二月中旬,仍是滴雨未下,周遭府县已有不少流民涌入天津谋求生路。「」”

  张鹏翮担心贞武没有独力处理旱灾的经验,也担心他对农事一知半解,忙躬身道:“皇上,北方各省,如山东、山西、河南、直隶等地,近些年因推广两年三熟制,各省普遍种植大麦、小麦,尤以冬小麦为主,去岁冬季雨雪少,开春后又持续干旱,各省势必出现大面积麦苗枯死的情况。

  根据钦天监的推算,要到三月底四月初方有降雨,届时,仍可播种豆类、蜀黍以及美州高产抗旱作物。若是百姓此时大举离乡,一则增加赈济的难度,二则也易扰乱地方安宁,三则降雨后,又耽搁播种自救。

  微臣恳请皇上先行拨粮赈济,安抚受灾百姓,以稳定人心。”

  拨粮赈济!朕现在从哪里变出粮食来赈济?贞武不由暗自腹诽,天津港还未解封,不论是河运还是海运,江南之粮、漕粮、南洋之粮皆无法抵达天津,这粮从何来?只能是下令各府县开常平仓、社仓和义仓放粮了。

  见贞武沉吟不语,张鹏翮便又躬身道:“皇上,数十年来,全国各省灾害不断,朝廷不断总结经验,已经制定出完善的救灾备荒措施,凡荒政总计十二条:一曰备;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一曰兴土筑;十二曰集流亡。「」

  这十二荒政基本囊括了历代相沿而成的各项救灾、备荒措施,概括起来则是蠲缓、赈济、调粟、借贷、除害、安辑、抚恤,以工代赈等八-个方面。”

  贞武点了点头,他隐隐记的在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