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9章 出征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此转向了海外,会不因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无形中降低他们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不少méng古的王公贵族纷纷打着探望康熙病情的幌子前往京城探听虚实。

  胤祥在五月初二回到上海,海外建省早在预料之中。他根本就没心思理会,一上岸,回到海军学院,他便召来施世骠、隆科多,付安定、富翰三人,他便将琉球之行和江户的基本情况说了一遍。

  听闻江户是一座没有城墙。人口上百万的大城,而驻扎的兵力也仅仅只有二万二千余人,施世骠三人都是又惊又喜,付安定立时就说道:“既是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就咱们六千火枪兵就能够横扫江户。”

  胤祥含笑道:“此次东征,不仅事关我大清国威,海军的军威,亦关系到皇太子的声誉,咱们须得谨慎从事,江户驻扎的兵力是不多,不过,江户的武士不少,至少在三成以上。

  倭子国是武人政治,咱们的士农工商,其中的士是士子,是读人,是文人,倭子国也是分为士农工商,不过,他们的士,是指武士,他们的武士跟咱们的八旗子弟差不多,皆是自小学习武艺,不可有轻视之心。”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楞了一下,三十万的武士是什么概念?这仗如何打?胤祥却是最清楚,京城里的八旗子弟也有数十万,可能上战场的有多少?见几人沉默不语,他笑了笑道:“武士只是身份而已,扣除老小,能上战场的还能有多少?再说,未经历战阵训练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没什么值得担忧的。”

  林卫亦接着道:“倭子国已经太平了百余年,能够上战场的武士,怕是不会太多。”

  隆科多是才赶来上海的,他也是带兵之人,当即便直言不讳的说道:“倭子国的武士既是与八旗子弟一般,根本就无须担心,大清才太平二十余年,八旗子弟还有多少骑得烈马、挽得硬弓?太平了百年,这些武士基本已经是一群废物。”

  听的三人这一说,几人都不由暗松了口气,施世骠略一沉吟,便沉声道:“诚如十三爷所说,东征倭子国事关重大,必须小心为上,倭子国既然火炮少,咱们就多带轻便火炮弹药以防不测。”

  付安定点头附和道:“轻便火炮除了12磅的山地榴弹炮还有12磅的野战炮,有这两种足以让他们没有还手之力。”

  林卫却是关心的道:“小口径的火炮不带?”

  “不用。”付安定自信的道:“有这两种火炮,再加上火枪,完全可以远近搭配,统一口径,就是为了统一炮弹,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说到这里,他看向富翰道:“不过,火炮多了,炮手就明显不足,我得抽调一批新兵充当低等炮手。”

  一听要抽调新兵,富翰登时就来了精神,连忙说道:“这批新学员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