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小朝会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院一议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严州李锦熟知农事,素来爱民,着晋正六品任江宁农学院院使,恂贝子胤祯,旷达聪慧,长于实事,着代朕巡视两广两江闽浙,并督农学院事。”

  胤祯心里一阵迷糊,李锦是谁?没听说过,而且太医院的院使都是五品,这农学院的院使咋就只给个六品?自己除了督建农学院,怎么还做了观风使?而且是七省观风使。不过迷糊归迷糊,他还是赶紧的出列谢恩。

  听到康熙只是建农学院,却未提及农学院的学员今后的品级,一众大臣揣摩不透康熙的心意,况且康熙已经说了,建农学院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主子是出了名的好名声,谁吃饱了撑的,敢去触这个霉头。

  倒是有几个官员站出列,不痛不痒的逢迎吹捧了一番。

  康熙却是意犹未竟,紧接着又说道:“自二十三年开海以来,海贸昌盛,裕民利国,却也滋生海贼无数,开海日久,海贼日渐猖獗,始则上百人,现动辄上千,且内外勾结横行海上,祸害数省,今恂贝子胤祯忠心为国,上议在上海建远洋舰队横扫东南巨寇,列位臣工对此有何看法?”

  能够列入朝堂的这些大臣哪个不是人精?一听康熙这话就嗅出了其中的味道,这父子俩怕是早就合谋好了的,你既然都说胤祯这建议是忠心为国了,还要我们怎么说?

  眼见有点冷场,佟国维闪身而出,他是八爷党的一面旗帜,一早就得了胤禩的暗示,而且胤祯对他儿子隆科多也有提点之恩,这个时候他自然要站出来力挺十四了,“禀皇上,奴才认为恂贝子此议甚好,东南海贼荼毒沿海,横行海上,抢掠过往船只,危害之烈,影响之大已不容忽视,不着手清除恐现尾大不掉之势,此议即消除后患,亦能扬我大清国威于海外。”

  佟国维身为上书房大臣之首,又是八爷党的代言人,他的说话无疑就是朝堂上的风向标,话一落音,一众官员纷纷站出来要么附议,要么就吹出新意。

  皇太子胤礽站在一旁只能干瞪眼,康熙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一干官员谁也不傻,要么看地下金砖,要么看横梁藻饰,站在后面的干脆闭目养神,任由胤礽的眼神象刀子一样在身上刮来刮去。

  眼见是一面倒的局势,胤礽心里郁闷的直想吐血,这个老十四才捞了一千多万银子,转身过来又想抓兵权,远洋舰队,别人不知道,我胤礽还不清楚?用远洋舰队来剿海寇,岂不是用大炮打蚊子?骗鬼呢?

  反对那是最不明智的,胤礽眼珠一转,站出来说道:“禀皇阿玛,十四弟忠心国事,其心可嘉,儿臣身为兄长,着实羞愧。十三弟胤祥,自幼熟读兵法,长于兵事,儿臣愿荐胤祥为我大清打造远洋舰队,横扫海寇,扬我国威。”

  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听了胤礽这话,赶紧的把头低下,生怕自己兴灾乐祸的表情被康熙看到,十四的生意您也敢伸手乱抢,看你等下怎么个死法?

  康熙面无表情的微点了下头,“此事稍后再议。”说完,扫了一眼群臣,见张玉书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便点名道:“张玉书,你是何看法?”

  张玉书出来跪奏道:“回皇上,朝廷已有福建水师,崇明水师,京口总兵官,南台水师营等水师力量,微臣不懂兵事,但新建一支舰队,花费巨靡,建成后每年的维护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微臣认为,此议还是再商榷一下的好。”

  户部尚书张鹏翮早就急的跳脚了,没人比他更清楚国库的底细了,建远洋舰队?那岂不得把国库全掏干净了,见张玉书开了头炮,他马上站了出来,“臣附议。”

  见有人跳出来反对,胤礽心里暗喜,正待拉几个人出来把声势造大,康熙却发话了,“远洋舰队初步预计花费在三千万两。”

  这话一出,满殿大臣登时都呆如木鸡,没听错读书阁?三千万两?国库存银好象才一千万不到读书阁?什么战船那么贵?有那心思灵动的,更是暗自警惕,康熙莫不是以建舰队为名,又要开始清理亏欠?而张廷玉,张鹏翮两人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康熙恶作剧般看向胤礽,“你现在还推荐十三造远洋舰队吗?”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