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暗道,心慌则『乱』,怎得忘了,打击八党,方能显出自己一党存在的价值,康熙为平衡计,方才有可能放过自己,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九如说的有理。”

  在康熙的默许,太子的推波助澜之下,《南山集》一案开始逐步升级,但凡与《南山集偶抄》、《黔南纪闻》、《孑遗录》等书有关联的人纷纷被捕,与戴名世交往过密的也在抓捕之列,就连雕刻、印刷、售卖的商人亦被牵连进去不少。

  借着这股东风,官场上太子一党亦掀起了检举、揭发之风,很快就形成了互劾、互举的局面,一众与戴名世交从过密的官员纷纷被请进了刑部,八党中不少官员因此被牵连,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京城的情形,康熙是洞若观火,随着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对调及九门提督的撤换,太子胤礽安静了不少,一众党羽亦是深居简出,而南山集一案的不断升级、扩大,胤禩一党官员亦是惶恐不可终日。

  康熙冷眼旁观了二日,又发了一道谕旨,“着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回京述职。”此时一众官员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胤祯的事。

  雍亲王府。

  不管是江南科考案还是《南山集》大逆案,都与四阿哥胤禛毫无关系,他素来面冷,京中一众官员即便是人心惶惶,四处打探消息、求情、打点,亦无人到他的府上叨扰,他也乐的清静自在,不过,康熙招胤祯回京的谕旨,他却是甚为上心。

  ‘粘杆处’于广州和福建两次策划刺杀老十四都未得逞,胤禛不由多添了几分小心,值此康熙打击太子的关键时刻,想必对身为太子一党的老三、老十三和他三人的防范和监控也大为加强,他不得不谨慎,再说,他亦不想节外生枝,转移康熙的注意力,因此才下令终止一切行动。

  折进后院,胤禛便直奔南院,这段时间,他闲暇无事便与邬思道手谈几局,一进屋,略略寒暄,邬思道便默契的摆开棋盘,胤禛含笑道:“今儿,皇阿玛发了道谕旨,着老十四回京述职。”

  邬思道微微一顿,动作立时就慢了下来,稍倾,他才淡淡的道:“皇上应该是让十四爷来救火的。”

  救火?胤禛眉头不由一皱,救哪门子火?略一思忖,他神情便峻然起来,“丈夫是说皇阿玛有意让老十四做好人,捞《南山集》大逆案的一众涉案官员?”

  邬思道放下手中的棋子,微微点了点头道:“国朝以来,最大的逆书案,便是庄廷珑《明史》案,株连之广,牵连之大,实属罕见。不过,彼时圣上还未亲政,实际上《明史》案乃是鳌拜所为。

  但自《明史》案之后,江南各省颇多无赖便私刻逆书,胡『乱』署名,借以敲诈勒索当地之名士、大户,随后,此诬告敲诈在江南便蔚然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