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案牍劳形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砝码称量银币分量,在我用尽浑身解数,就差当场孔雀开屏之后,他还是拒收了其中的二十多枚,只能用几个杜卡特替代。

  布匹还要请裁缝剪裁成衣,这又花了一笔钱,好在通过出售部分北方的货物,我手上有了一笔流动资金,不用再去向犹太人拆借,否则又要过上为利息胃疼的日子。

  马上就要到夏天了,君堡三面环海,气候温暖,也不用太着急衣服的事情,反而是吃饭的事情比较紧急。

  今年的麦子是一摩底七海佩伦,比往常贵些,这也难怪,毕竟现在刚刚开春,赛里斯一石麦子大约合三又二分之一摩底。换算了钱币含银量之后,这里一石粮食的价格大约是五两银子,几乎是北京粮价的三四倍。

  当然,这只是个粗略的估价,受到欧洲白银流通量、本地粮食行情波动、海佩伦铸币税溢价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相隔万里的两国粮价实际上并没有可比性。

  而且不得不承认,赛里斯田间的产出确实比欧洲更多,他们的土地更肥沃,耕种技术更先进,农民也很勤劳。

  但是粮食再贵还是得买,小麦买不起,我就少买小麦,多买便宜的大麦,花了一百多杜卡特。买下好几车粮食之后,我将几个粮食店都给搬空了,粮食商人都是家大业大的地头蛇,不少人专门从埃及进口粮食,价格怎么都压不下来,而且他们只接受杜卡特。

  因为杜卡特价值高,各地都能流通,也方便随身携带,我去黑海的时候也是宁可花一笔兑换费,专门把手上的海佩伦专门换成杜卡特。

  奶酪倒是很便宜,一磅奶酪只要半海佩伦,我也买了一些,分给妇孺和伤患,再买了些鲭鱼,接着又用一海佩伦一副的价格向铁匠铺加急订购了二十副犁铧。

  光靠人力耕地明显是不现实的,我又领着人,气势汹汹杀到牲口市场,花了一百二十海佩伦盘下二十头耕牛。

  今天市场上出售的耕牛并不多,正是要开始春耕的时候,闲置的牛价格颇高,原本打算多买几头,但再买牛贩就要抬价,所以那些难民只能十几个人分一头,轮流耕地。

  荒凉无人的空置街区中,城防军已经协助难民们支起了一座座帐篷,罗斯人和希腊人已经在这里安顿了下来,我又花了点精力,监督官员们把衣服、口粮、农具和耕牛都下发给他们,再把城里的荒地分发给他们。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登记造册。

  所有难民,都要登记自己的姓名,家庭关系,分得的土地,一式三份,一份留在他们选出的临时领导人手中,一份放到城市库里亚会议的档案库中,还有一份收藏在我的个人书房。

  户籍制度,赛里斯人官僚行政机构的精髓所在,可以依据户籍统计高效收税。

  罗马帝国早先虽然有类似的制度,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