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治大国如治痛经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决断的重要奏疏则放在一个木匣中。

  第一封是蓟辽总督张凤翼的,之前番婆子留了四份诏令给朕,要求关宁向京城撤回军队修整,让朕依次发往关宁。结果前三份都被张凤翼拒了,他当然不敢直接抗命,而是阴奉阳违,向朝廷诉苦,关宁各关口兵力空虚,无兵可撤。

  第四份诏令,将八千关宁军调换为三千营,已经是朕的底线了,这要是再不同意,番婆子已经让锦衣卫在张凤翼家门口候着,只等一声令下,就破门而入,检查他家有没有私藏龙袍玉玺。

  好在这一次他终于同意了,只是八千关宁军要从各个关隘重镇抽调,需要时日集结,从关宁到北京的路途有五六百里,也需要筹备辎重车辆,至少也要一两个月。

  一两个月,蓟辽的边防军都属王八的不成?这分明是还想多吃几个月饷!八千人一年二十万两军费,两个月怎么也要多吃三四万两!

  大军开拔,六百里地走上一个月确实有可能,一路上的开销又是一笔糊涂账,暗示行军到京城又要一大笔人吃马嚼的费用。

  好在番婆子早就准备好了后招。

  “蓟辽所撤下之八千人,携兵带甲及所配军械、战马,移师山海关,等候调动。”

  “命,天津巡抚崔尔进,登莱巡抚孙国祯,调集海船,支运蓟辽后撤兵卒,原往东江海运船队,归时亦转运山海关兵卒。”

  如果放在一个月之前,要朕把朝廷大军放到船上,从海上运回,朕心里一万个不同意,万一海上风高浪急,大军为了鱼鳖可如何是好?

  可是朕在海上漂了半个月,风高浪急没感受到,倒是对大船的运输能力印象深刻,按拂菻的澡盆舰队来看,五艘小的桨帆船不算船员,都能装载几十人,最大的摧破者号要是不装货物,也不配水兵,挤下三百名士兵进行短途运输根本不是问题。

  何况桨帆船还被桨手占用了船舱,我大明的艨艟可都是借风而行的大帆船,要是一条船装三百人,只消三十几条船便能将八千人一口气运到天津。

  朕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就算贴着海岸线航行也不过四五百里,海上行船,一昼夜两百里轻轻松松,只要组织得当,这八千人不到半个月就能运到天津。

  而且往东江运输军粮的船只返航时本就是空船,现在船队不过是往山海关多走一段罢了,想讹朕的银子?信不信朕让你去龙王爷家里做客?

  番婆子还提醒了一句,人在海上也能漂没,以前她问佣兵承包商买灰牲口,就有一半罗斯雇佣兵在来的路上“晕船恶心,不慎坠海身亡”了,吃了大亏。

  所以她还提议给张凤翼再加一条:军队到了天津要重新点卯,撤下来人数以到岸人数为准。

  把奏疏批示完,再把番婆子准备的诏书敲好章,命人交给通政司,朕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