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武德充沛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朋友和倭国做过通商贸易,不是只知道强行翻译的蠢物。

  第二个通译告诉我,这个武士说的应该是石高制度,一百石高,意为封地的总产出约为一百石,但是按照公四民六的分配原则,武士只能拿到四十石。

  这还不止,倭国的一石只有赛里斯一石的三分之一,如果是精米,还要再少一半,所以……

  “那下官就告诉他们,按照倭国的标准,四十石年俸,对应倭国应该是石高五百石。”

  通译把话转告之后,倭国的武士们就像遭到雷击一般,呆坐当场,不可置信的看着天。

  还不满意吗?四十石已经相当于十几两银子了!你们给我适可而止的!我征召不了倭兵,我还能聘蒙古兵,聘狼兵!别想着奇货可居,坐地起价!

  正当我准备发作的时候,这些倭人紧紧地把脑袋埋进地里,屁股高高撅起。

  通译低语道:“大人,他们都向皇上和大明宣誓效忠了。”

  不对啊,难道说我给得太多了?

  都说四十个倭人能追着几千个赛里斯士兵一路追到旧罗马城下,我还以为这些人开的价会很值钱,所以准备的底线是赛里斯士兵的两倍工资,结果按普通士兵的标准就给打发了?

  其实千方百计雇佣倭人,我倒不单单看中倭人武士的战斗能力,士兵的战斗力靠砸金币都能砸出来,我看中的反而是蛮族士兵自身固有的其他特质。

  这可是来自西方的罗马古老智慧,我只和你说你别乱传啊。

  首先,西方史学界一直在鼓吹什么野蛮战胜文明,波斯帝国毁于阿拉伯人,西罗马帝国毁于匈奴人云云,英国人被诺斯人征服,是因为文明人有钱有文化了,就不喜欢上战场打仗了,军队就荒废了,武德不够。

  这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我不想争论对错,只思考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

  姑且不论文明人和武德的关系,那些野蛮人也不是满脑子只知道砍人的疯子,北欧人,匈奴人进入文明国度劫掠也不是为了用血祭神,他们是为了得到财富和名望,一切凡人都是这样的。

  这些穷逼蛮族的共同点,就是除了一身力气什么都没有,而且像韭菜一样一茬茬的长,在穷山恶水中孳生繁衍,相互倾轧惯了,自然也不知道惜命。因为生活贫困,他们在老家的收入水平肯定不如文明人的士兵,那我们大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雇佣这些没啥见识的蛮族士兵。

  他们得到了远超以往的工资,自然愿意悍不畏死的为我作战,而我付出的,其实也就是国内一般水平的工资罢了。

  换言之,蛮族的特产是“武德”,“武德”对于他们而言是廉价的产品,就好比商人会在米价更低的地方收购粮食一样,统治者也应当在“武德”更加廉价的地区购买武德。

  第二点,正如北欧卫队与其他罗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