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七十六章 扑空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先生是个挺好说话的人。要不也不可能指点我怎么干后勤啊?多半是会给我几分面子的……”

  “哼,最好是这样……”

  说完,这位领导也匆匆去忙和了。

  不多时,果然他请动了沪海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连带着后勤干部,几个人一起上了一辆212吉普车,急匆匆地扬尘而去。

  只是可惜的是,无论是《大众电影》的采访团队,还是沪海电影制片厂的领导们全都扑了个空。

  等到他们抵达外景地的时候,发现非常不巧,宁卫民早就离开了。

  按照时间来算,宁卫民此时应该早已经乘坐飞机飞抵京城了。

  这个结果自然让两拨人马怅然不已。

  相比起来,沪海电影制片厂的几位来说,他们是真惨。

  没能见到宁卫民本人,完全白来了一趟。

  不过记者团还不算一无所获,毕竟还有剧组成员可以采访,可以多方探听这位幸运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何况整个外景地里,如今还留有宁卫民痕迹的东西也不少。

  除了那三辆在大陆内地绝对惊世骇俗的房车之外,还有广泛流传于剧组的中,有关宁卫民有口皆碑的好名声。

  但这也让宁卫民越发显得很神秘,让今天的无缘相见更增遗憾。

  要知道,记者这个职业也算见多识广了,尤其是大陆内地排名第一的专业影视杂志《大众电影》的记者。

  他们哪儿没去过?

  什么人没见过?

  对片场和外景地更是熟悉得不行。

  但正因为这样,他们怎么也不明白,一个华夏人哪儿来的本事,弄来这么三辆跟别墅一样高级的房车。

  国内找都找不着啊!

  而且一个来外景地探班,明明没待上几天的人,怎么一下子就忽然变成了剧组人人敬仰的人物,太不可思议了!

  至于事了拂衣去的宁卫民,怀揣着与松本庆子中秋再见面的承诺,这么急茬回到京城,倒不是为了深藏功与名。

  其实反而是为了一些市侩的目的才离开的。

  有关经济商业方面,一些事情他实在无法再拖了。

  首先,他不是欠着国内的拉杆旅行箱货款和专利费一直都没给吗?

  这次他给带回来了一半,十亿円的一张汇票,可汇票委付票证是有期限的。

  头一段时间他躲着没去公司,如今要再不把票证赶紧上交,那就过期了。

  其次,京城那边两个音像出版社差不多都该到了拿钱动工的时候了。

  以张嫱和崔建,他们每人的专辑要发行五百万张计算,光生产磁带的制作总成本大概是三千万人民币。

  这笔钱对宁卫民如今的身家来说虽然不算什么,可他的资产毕竟还都压在日本的股市楼市里呢。

  这次回国来,他其实没带着这么多钱。

  属于他个人的,除了几十万円现钞,也就一亿日元的支票罢了。

  这笔钱在国内要兑换成人民币,哪怕是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