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3章 回航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回航

  就在梅抚西收到命令的同时,一支船队停在了大沽口外。重新编组完队形后,船队开始缓缓沿着海河上溯,一路上避过了被浮标标识出来的明暗礁沙,往几十里外的大直沽驶去。

  拥有军用无线电报的穿越众,自然不会告诉本地人船队到了。然而在利益面前,土著商人团体早就有了对策。

  老爷们在海河口安排了快马和瞭望哨,船队到来的第一时间,繁华的大直沽商埠就忙乱起来。

  无数人站在码头上翘首以盼,小孩子跟在岸边乱跑,消息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扩散。周边地区的商人们会在接下几天内赶来,像蚂蚁般将远方的运来的海货分食一空。

  往年每逢夏秋季,也会有乘着南风络绎不绝来到天津的南船队,所以本地人对船队并不陌生。

  土著之所以对来自夷州的船队如此兴奋,除了无视风向反季节的缘故外,利益才是最大的原动力。

  普通明船上拉的货物,无非是一些江南土产,价值最高的是各种丝货,此外还有很多日用品和粮食。

  而夷州船仓里装的,可是煤油灯、煤油、玻璃镜、荔枝罐头、暖瓶、马口铁、车轮轴承,制砖机这些高价值商品。

  这就相当于把财富浓缩了起来,看似只是一支十船队,但是商品总价远远超过了几十艘沙船组成的传统商队。

  夷州货不但价值高,而且从不愁销路,无论运去哪里都会被一扫而空,永远缺货。这也是商人们趋之若鹜的原动力:每一支夷州船队的到埠,都能催生一批富人,都能令各地商人大赚一笔。

  所以当船队上溯到大直沽后,河两岸已经是人头攒动,码头上聚满了接站的商人,就等着财富靠岸了。

  这一次到达天津的船队,依旧是由同款的800吨新闸船组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厂陆续有新船下水,所以这次船队的数量增加,达到了十二艘。

  总量超过5000吨的货物,在众多土著劳工日夜不停的卸载下,没用两天就全部分流到了各地豪商的仓库里。

  明代的京津地区,资本是流通的。5000吨货物看上去很多,但是在京城资本的支持下,依旧被土著全数买入,没有发生滞销情况。

  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则是巨量的货款。不过来自后世的穿越众是肯定不会将银子埋入地窖的。这些货款会就地使用,重新参与到经济循环中去。

  和之前一样,货款中最大的支出项始终是人。

  眼下台湾和大明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当然,这仅指经济方面——穿越众输出工业品,大明提供市场,原材料和人口。

  在这个过程中,大明有产生巨量贸易逆差。不过在这一点上,大明是不愁支付的,因为有近乎无限的货币:人。

  船队运来如此多的货物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