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6章 金殿撒泼(二)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6章金殿撒泼(二)

  老朱家杀臣子是有祖传手艺的。

  朱元璋就不用说了。在后世,人们或许说不上老朱的其他功绩,但是清洗老兄弟,以及他创造出的剥皮楦草,瓜蔓抄这两个有深刻内涵动词,人们肯定是耳熟能详的。

  一个靠着发明杀官新模式在历史上留下字号的皇帝,那也是没谁了。

  接下来的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灯。

  相当于重新开国的朱棣,面对大批忠诚度可疑的前朝官员,自然也是杀人如麻。

  这之后接班的皇帝就不行了。后来者首先面对的,是日益稳固的朝堂格局和日渐强大的士大夫集团——王朝前期社会矛盾少,底层人口繁衍速度增加,地主阶层的实力随之膨胀。

  其次,守成的皇帝们既没有开国的能力和锐气,也缺乏足够的政治声望。一句话,于国无功。你一个靠着血统上台的富N代,凭什么能大批杀人?于是到了明中期,皇帝在士大夫集团面前步步退缩,居然出现了骗廷仗这种滑稽剧目。

  文官的这种滑稽剧本别说朱八八了,就是在朱棣时代,那也是杀全族的下场。

  然后就是明末。

  到了这时候,情况又转到了另一种极端:社会矛盾总爆发,士大夫集团已经HOLD不住局面了,然后大家恰巧又遇到了一位能力不够,却一心要力挽狂澜的年轻皇帝。

  于是就悲剧了。

  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超级烂摊子后,性格急躁的崇祯皇帝开始对官员动刀了。

  而这个时候,官僚集团同样没了底气——时局变成这副鬼样子,掌管具体行政,兼并天下土地,分赃国家税收的士大夫集团不负责,难道把锅扔给躲在宫里做木匠活的皇帝?

  崇祯上台后,一开始官僚们还是蛮高兴的,因为九千岁和阉党先被办了。

  然而当年轻皇帝发现局面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烂污,朝堂失去平衡不说,居然连京城都被鞑子围了皇帝的怒火于是对准了台上这批人。

  从剐了袁崇焕开始,崇祯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开始放飞自我,在无能狂怒的路上一去不回,

  这次的己巳之变中,除了直接被杀掉的袁崇焕,其余被皇帝直接和间接弄死的大臣,其实还有很多。

  大学士钱龙锡因袁案受到牵连被判为死罪,后来险险逃过一命,差点成了有明以来第二位被皇帝砍掉脑袋的首辅。此君之后被发配戌守定海卫,终崇祯一朝,两次大赦不得归。

  然而钱龙锡的命运还算是好的。

  己巳之变中,崇祯磔死了辽东督师袁崇焕,关死了兵部尚书王洽,三位郎中被乱棍打死。刑部尚书乔允升和大学士钱龙锡下狱论绞后减刑充军,继任韩继思削籍。

  蓟辽总督刘策、总兵张显世、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以上四位大员问斩

  像宣府总兵侯世禄这种被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