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58章:三分神罗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能吸引利奥波德的注意力,然后便于奥军在南线有所作为。

  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双方都知道明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奥军,朱慈烺也同意这样的战术安排。

  而且要让张煌言做好奥军因病或因天气条件无法参战的准备,不论盟友参不参加这次行动,大明王师都要一鼓作气,干掉神圣罗马帝国!

  负责进攻的地面部队主力便是驻扎在西部边境地区的五个装甲旅、十五个机械化步兵旅、五个骑兵旅。

  经过动员,朱慈烺又调集给门徒二十个步兵旅,也就是十万倭军,加上五个旅的草原骑兵。

  原来西部地区驻有十多个装甲旅,又称坦克旅。

  经过实战检验,发现这种编制有些过剩。

  由于敌人的反坦克能力极其有限,加之装甲旅又列装了武装直升机,使得本单位的火力与突击能力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也就是突破敌军防线时还能打点敌人,等到对方被一举冲垮,溃不成军,到后期,装甲旅在敌方腹地,就跟武装郊游一般惬意……

  反之,步兵旅由于缺少坦克支援,每每陷入苦战。

  有鉴于此,张煌言便解散了部分装甲旅,将坦克营分配到步兵旅之中,以提升步兵旅的作战能力。

  将所有步兵旅升级到机械化步兵旅之后,部队的突击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步兵攻坚也又足够强大的火力支援。

  更重要的是,随着大量重卡与皮卡的列装,大明王师的野战部队已经实现了全员机械化,再也不同徒步走路了。

  如此一来,所耗费的燃料数额是极其惊人的,好在有奥斯曼这个油霸盟友,油轮可以直接使抵黑海北岸。

  朱慈烺对部队消耗燃料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可以敞开用,不然体现不出机械化的优势。

  从奥斯曼帝国进口的成品油的价格是优惠价,因为大明用各种商品进行换购,而且出口价跟本土的售价一样。

  等于奥斯曼也享受进口商品的优惠价,这样就实现了互利互惠的初衷,也有利于该国的原油和矿石大规模出口大明。

  朱慈烺早已让张煌言在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这三大河流域建立军用燃料储备基地,用来囤积成品油。

  囤积的燃料总量要做到五十个装甲旅连续五年作战之用的,因为往后油价会越来越高,囤得越早就越省钱。

  之后就是建立珉用燃料储备基地,这个网点就要遍布整个海外领地了,暂时不生产石油得北地和澳州是重中之重。

  北地得储备基准是一亿人对应一桶油,前期储备一亿桶,之后每十年储备量就增加一亿桶。

  若是不爆发大规模战争,在军用燃料过期之前就投放到珉用市场,然后用新进口的燃料进行储备。

  为了准备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朱慈烺已经下令准备能三十万人吃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