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6章:大明本质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为了避免发生混乱,经过张煌言的拟定,给所部将士制定了骑马规则。

  普通士兵每人可骑两匹马,士官加一匹,少尉再加一匹,以此类推。

  等到均线达到将官级别的时候,那就上十位数了。

  不过一旦双方确定关系,那就不能轻易换人了。

  即使是嫁给王师士兵的洋马,也是可以获得一百亩土地的。

  育有子嗣,生一个娃便奖励一百亩,不论男女即可享受如此待遇。

  土地耕不过了也不要紧,不打仗的话,平时蒸汽坦克还能当拖拉机来使。

  不这样也不行,年年指望从本土运来的那点补给根本不够养活超过二十万军属的。

  唯一的办法便是就地屯垦,自食其力,最终做到丰衣足食。

  好在尊师下了一道谕令,鉴于分散在各地的罗刹散兵游勇甚多,宣布北地西部地区,也就乌拉尔山以西,暂时全部属于军事管辖状态。

  这就意味着当地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由驻军来调配,譬如煤矿这种可以发电、取暖、做饭、当作坦克燃料的东西,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来使用了。

  有人对军管不满,因为涉及到了巨大的利益,不忍心看到军方吃独食。

  昊菁皇帝对此的解释很有说服力,若是交给朝廷来管理,还要让商人去投资,朝廷还得等着收税,收上来的金额在前期也不会令人满意。

  就这点钱还不够给北地驻军买物资的,朝廷反过来还要贴补一多半,花钱自找麻烦,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谁觉得北地西部地区是个聚宝盆,完全可以承包。

  自己吃不下,可以找一堆合伙人来打包。

  每年租金五千万银币,也不一次收十年的,四年两亿银币就行。

  除了军事要地之外,承包方可以在那边随便折腾。

  结果再没人敢提这茬了,这属于风险投资。

  四年赌一次,而且耗资巨大,输了就没法翻身了。

  打下整个北地,朝廷耗资将近两亿五千万银币。

  修铁路的总成本约一亿五千万银币,总额在四亿左右。

  昊菁皇帝正愁没法快速回本呢,有人就撞到自己枪口上了。

  大明的商人经过昊菁皇帝的反复挑逗,早就学精了,现在都变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了。

  北地最大的两座金矿,一座位于唐努乌梁海,已经投产了。

  另外一座则在北极的周国境内,截至到目前,投产三十多年了。

  至于煤矿,山西和陕西有的是,本土完全不缺这玩意。

  除非是矿主,否则二道贩子做中间商其实赚不到太多的钱。

  北都附近还有开滦煤矿,南都则由两淮煤矿,其他矿藏没内线情报,普通人根本无从得知。

  金矿都被昊菁皇帝带着一群抱大腿的给开采了,其他人想通过砍树、种地、捕鱼的法子从北地赚钱,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昊菁三十七年(1680),朝廷岁入达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