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三章 诏书_大宋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复,根基未定,党项、吐蕃、回纥、吐谷浑,皆乃西域诸蛮舛傲不驯之众也,朕若亡,狼烟四起,其众必散,河西又复陷落矣。

  河西诸州诸部,只识朕畏臣,敬朕从朕,朕称臣则不喜,朕称帝则是从,令朕忠义两难,取舍无措,追思太祖皇帝,夙夜难眠。太祖皇帝雄才大略,素以光复河西、乃至西域为己望,太祖皇帝仁慈,素以拯河西、乃至西域数百万汉人为己任,朕既受命于太祖皇帝之愿,岂敢不尽大忠大义,而为一己贤名伏诛于‘莫须有’之罪,将此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使河西百姓荼毒兵灾,使西域数百万百姓永世沉沦,使太祖皇帝在天之灵不得安宁?

  今朕手握乾符,悬掌河西,大业集于一身,山川盛于一时。义旗所至,西北十一州,党项氏旋踵而归;有思于此,方有所定。朕愿以一垓之地,革故鼎新,膺于景命,变家为国,德被荒遐,威震绝域;使西域杂胡,继我汉人衣冠,习我汉人教,建为万乘之邦家。遂以元旦之日,郊坛备礼,为祥符国文武大圣兴法始皇帝,年号天定。

  望大宋国皇帝,亲贤臣,远小人,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肯,仰俟帝谕。”

  这立国诏书写得非常客气,语气不卑不亢,且用语很是真诚。而叶尘被迫称帝,却是因为一直念着赵匡胤的遗愿。最主要的是表明了叶尘一个态度————无意觊觎大宋江山,而是有意平定西域。

  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中原已丧失了对西域的主权,唐朝不能继续对西域实施统治,梁晋汉周也没有做到,现在叶尘打算去做此事。若是宋国在祥符国西进时,在背后出兵,那便是失了大义。所以这份诏书不是简单的一份诏书,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使命————通告天下之后,叶尘以大宋臣子建国称帝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会打消不少,而且还使得祥符国多多少少占了大义。

  一篇洋洋洒洒千余字的诏书看罢,赵德昭把诏书往御案上一丢,缓缓抬起头来,赵普、曹彬等五人下意识地低下头去,端起了肩膀,等着赵德昭咆哮风雷,泄一顿之后,再商议应对之策,不想赵德昭竟然没有出一点声音。

  五人诧然,悄悄抬起头来向上望去,就见赵德昭双手扶案,下一刻,忽地一声大叫,将整个御案掀翻,神色扭曲。

  赵普见此微微眯眼,心中冷笑,嘴角扯出一丝讥讽。其他四人虽然极力掩饰,但是眸中的失望很是鲜明。

  …………

  …………

  契丹上京,皇宫深殿,夜色已晚,灯光如昼。

  两个多月前萧皇后生了一个儿子,自此契丹便有了皇帝,只不过是个两个月大的婴儿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