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讨论_我的盛世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天的言论,直击要害,让乐迷们大呼解气。

  平常老有一些小众乐迷,带着优越感炫耀着,

  嘴里时不时蹦出几个不知名乐队,好像只有underground才是音乐净土一般。

  普通乐迷听的流行乐,就好像特俗一样,被鄙视的无法回应。

  如今,徐天把所谓的underground乐队拉出来狠批,直接揭开了他们的遮羞布。

  搞了半天,所谓的underground乐队,也不都是厉害的啊。

  那你们这些所谓的小众乐迷,跟着穷嘚瑟个什么劲啊?

  还是老徐这样的老炮儿有魅力。玩乐队的,有几个能有老徐的嗓音和唱功好啊?

  观众们因为徐天的这一番话,路转粉的人更多了。

  节目还在继续,主持人又问起了一个问题。

  “骆教授,这个问题想请您给分析分析。

  都知道,现代流行乐的发源地在西方。

  摇滚、爵士、说唱等,都是那边走在前面。

  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却越来越不受年轻人喜欢。

  真的是我们的民族音乐很土吗?

  未来民族音乐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骆斯年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这个问题我也是琢磨了一辈子,至今都没有想明白。

  从事民乐的教育、研究和推广工作几十年,我其实自己也困惑其中。

  为什么这些年,我老爱和年轻音乐人玩到一块儿去,就是想为民乐找条出路。

  尤其是奇点乐队,他们是顶级的乐队。尤其是秦川,他是最优秀的音乐人。

  他们让我看到了民乐的希望。

  就像这次《乐队的夏天》,有好几首作品,都有用到民乐元素。

  如《凡人歌》里的客家山歌《三斤狗》,还有里面的唢呐运用,以及《浮躁》中若筠哼唱的山歌小调等。

  这些都属于民乐的创新运用。

  高手在民间啊,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也许就是为教育所困。

  一直挣脱不了传统的束缚,创新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老骆,你做的已经很好了,这些年的成绩有目共睹。”秦川夸赞道。

  程嘉阳也附和道:“是啊,骆教授。民乐的发展,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嘛。”

  “哈哈哈,老程难得说句如此正确的话。老骆,别着急,民乐的发扬光大这不还有我们呢嘛。”徐天调侃道。

  骆斯年不屑道:“要靠也得靠秦川他们,能指望你什么?”

  “嘿,你这话说的,我就不能写首用民乐元素的摇滚吗?”徐天气道。

  做节目二人都能怼起来,秦川忙打断道:“好了,这录节目呢。

  民乐要发展,大家一起努力就是。

  这次《乐夏》不就是个好的示范吗?

  只要不抱残守缺,勇于创新,咱们的民乐,一样可以散发光彩的。”

  主持人常远接道:“哈哈,秦川说的太好了。

  骆教授这些年推广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