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二章:最先进的火器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相对来说要缓慢的多。大明在火器的研制比同期的西方至少要领先半个世纪了,即使速度放缓一些也无所谓了。但在几何方面,我们却落后西方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痛快的答应徐光启去把《几何原本》迅速译完。

  孙元化放下手中的火枪,又拿起旁边的一木干,说道:“陛下,老师临行之前告诉我,火器现在最大的弊端就是发射速度慢,枪管需要冷却的时间长。他告诉我,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增快火器的发射的速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火器称霸世界的时代也就来临了。”

  说到这里,孙元化叹了一口气:“可惜,我天姿愚钝。这么长时间,我也没有什么进展。你瞧,陛下,微臣想在火器上安装一个弹夹,可能安放多枚子弹。可惜,我只能安放进两颗,当第三颗时,就会炸膛。也许,我研究的方向错了。”

  我接过这柄火枪。靠!好重!有十五六斤重吧!要没把子力气,行军打仗背着他还真是个麻烦事。以我浅显的军事理论来看,安排个弹夹这个方向应该没错。可是,问题应该出现在哪呢?算了,在这方面我基本上就是个白痴,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解决吧!

  我苦笑着放下这柄火器:“初阳,这家伙挺重呀!对将士们的体能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呀!如果能减轻枪身的重量,对将士们来说也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可是,陛下。”孙元化挠了挠头,“微臣实在想不出这火器的哪个部位能消减呀!嗯?不对,不一定非要去掉什么部件,只要……”他喃喃地说道,最后,连我也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他竟然在这个时候陷入了沉思。

  我不禁有些苦笑。我到底说什么?居然让他开始了“顿悟”。算了,在他沉思的时候,我还是自己参观一下这个武器仓库吧!

  这些火器我以前曾看到过一些,那还是去年时在徐光启的带领下看到的。不过,大部分武器我都没看见过,这些应该是徐光启他们在这一年中研制出来的吧!

  从这些武器装备中,我清晰地看到了徐光启研制的全过程。从射程只有百米到二百米、三百米,直至最后一柄枪的射程可达六百米,这一年中,徐光启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呀!

  正当我不断的感慨的时候,孙元化从沉思中走了出来:“陛下,谢谢您的点拨。我终于知道火器炸膛的原因了。不是因为我研制方向的错误,而是材料的问题。如果我能把材料进一步提纯,不仅能减轻枪支本身的重量,也能使枪管的质量更佳,这不就减少了炸膛的机率了吗?”

  “哈哈哈,陛下。”孙元化高兴地说道,“老师的愿望在我手中一定能够实现。到时,火器称王的时代就要到了。”

  看着孙元化那兴奋的样子,我这才发现,孙元化在研究方面的疯狂一点也不次于他的老师徐光启。也许,连珠火铳也许真的能提前问世,这对于我们平叛,甚至维护亚洲的和平,赶走欧洲列强都将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我没有继续打扰孙元化这个科研疯子,而是选择离开了通州。因为,我知道,孙元化已经急不可耐了。

  刚刚回到乾清宫,就收到了快马来扳:辽东王孙承宗已离开辽东,骑快马直奔京城而来。辽东发生什么大事了吗?否则,孙承宗怎会离开他的封地呢?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