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 17 章_穿到京城卖巴蜀小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的天空还是昏沉沉的,光线也不甚明朗。

  也许是寒食的缘故,京城的大街上少了些烟火味,更显得清冷了。

  周围也没有什么人,所以一眼就能看到一个小孩趾高气昂地在前面走着,一男一女推着推车跟在后面,也算得上是和谐融洽。

  今日不能生火,所以苏芳愿就没有带油锅、炭火和另外一些工具,就把糖油果子装好就出门了,所以推车轻了不少。

  不过就算是很轻,恩公还是帮忙推车。说是帮忙,其实就是抢过了推车的工作,大部分的重量都是易庭在推。

  苏芳愿在这一边看着另一边帮忙的恩公,心里没来由地触动。

  有人陪着出摊的感觉,还挺不错的嘛。

  “小虎有跟你说过要去哪儿吗?”

  正当苏芳愿走神之际,耳边就传来了温润的提问声。

  “不…不知道啊?”苏芳愿收拢思绪,结巴地回答道。转头一看发现恩公似乎知道什么的样子,不大确定地问道,“易庭你知道吗?”

  易庭摇了摇头,随后犹豫地回答道:“他没跟我说过,不过看这方向,应该是去城门。”

  城门?那不是没有证件不许出去的地方吗?虎娃难不成要她在城门口摆摊吗?

  很快,这些疑问就得到了解答。

  虎娃颇有架势地‘指点江山’,小手指着一个空位,示意她去摆摊。

  既来之则安之,苏芳愿索性从了虎娃的意,支起摊子来。

  也许是来得早了,食客没有几个,连摊贩也不多。苏芳愿把小凳子都拿出来,三个人排着坐,等待着生意来。

  苏芳愿百无聊赖地望了望城门口的位置,修得很是恢宏壮阔,大块大块的灰色石头砌成的城墙,光是看一眼就能想象城墙之上守卫的士兵,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从中间开了一道赤红色的拱形大门,大门虽是木制的,不过看这厚重程度,也不是能轻易移动的。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仿佛人就是被关在城里的蚂蚁,渺小又卑微。

  突如其来的,苏芳愿想起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一句。

  这本书创作的时间,是先生已然结婚之后,而这句却是代入的“城外”视角,不知道先生著此书时的所思所想……

  少女的思绪越飘越远,甚至都想到了钱杨二人的绝美爱情故事,对周围的事也没那么在意。

  “老板,糖油果子多少钱一串?”

  “啊?”被打断思绪,苏芳愿正处于发蒙的状态,一时搭不上话。正想用手指着板车上的标价,结果发现标价被什么东西挡住了。

  “六文钱一串。”虎娃直接插话,递给客人一串。

  客人也算爽快,给了六文钱就走了。

  这突然卖到六文钱,把苏芳愿都惊到了,可是如今制止也来不及了。眼看着客人越走越远,苏芳愿产生了些许愧疚。

  “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