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送上门鲁肃_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哈,王莱你说的没有错,大家都觉得你说的对!”易嘉诚哈哈大笑,安慰了一下王莱,然后看向其他人。

  众人脸色各异,其中鲁肃与陈登二人皱眉,若有所思般,没有表现出其他人对王莱的不喜之色。

  因为其他三人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就算是汉灵帝时期,也没有机会入朝为官,因为他们家里都很普通,走普通渠道,压根没人推荐,走私底下买官渠道,他们也压根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而王莱那么说,显然意思是如果是在汉灵帝时期,他压根看不上农教,也不会参加农教,他会花钱买官进入朝堂之中。

  言语中的语气,不乏看不起农教,觉得农教对比大汉官员来说,还是底上不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三人对王莱展露不喜之色的原因!

  他们当宝一样的机会,在王莱这种世家出身的人眼中,确实如此不堪!

  值得提一下徐州这边农教在易嘉诚的发展下,徐州这边的农教全是易嘉诚一人主持,这六人也都是易嘉诚自己找来的。

  陈登、鲁肃是易嘉诚忽悠来的,王莱是因为在王家混不下去了,被易嘉诚拉来的。

  其他三人分别是何伟、于成、晏阳,他们三人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因为战乱受尽苦难,家里人基本都找不到了,孤身一人。

  在易嘉诚进入徐州后,先找到了何伟、于成、晏阳,用教义把他们笼络了,经历过战乱的他们,在知道了农教教义后,便死心塌地向着农教教义而努力。

  后面易嘉诚发现没有一点背景的人参与,在开展工作不是很顺利,不管是经济上,还是人脉、见识上,都太慢了!

  于是易嘉诚就开始在徐州物色各种人员,最后盯上了刚被举孝廉不久的陈登。

  因为他是年轻人,而且又初入官场。

  一般年轻人刚入官场,都是信心满满,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有一番作为的!

  但如今官场的情况,可以说非常糟糕,可以想象陈登踏入官场后,感受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他越是有远大的抱负,那他受到的打击就会越大!

  而他也刚没多久踏入官场,这时候他处于刚被打击,还没有同流合污或者走出自己的道路的时候,处于一个思维混沌的时候。

  这时候易嘉诚及时出现,给他传了传农教的教义,给他混沌的抱负带来一丝光明,然后在易嘉诚的不断传授下,陈登最后加入了农教。

  至于鲁肃就完全是他自己找上门来的。

  在易嘉诚来徐州之前,鲁肃就感受到了朝廷官场的昏暗,官吏腐败,社会动荡,觉得这样下去可能会有大动乱,所以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让大家有自保之力,免得大动乱来临时,大家手足无措。

  并且他这个人仗义疏财,忧国忧民,觉得动乱苦百姓。

  后面易嘉诚有陈登加入后,农教发展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