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法正劝战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但东军此时还能支撑多久,谁也不敢断言。但平原与西军相隔过近,是绝对不能再待了。

  曹操与随行众人商议后,决定先暂时转驻到临淄。一来临淄是更苍故都,工事坚备,粮草充足,足以固守。二来临淄周遭多是太平道信徒,和刘备斗了约有数十载,可谓与西朝势不两立,不会再出现信都哗变的情景。

  只是再次进入临淄,曹操感慨万千,上一次来到这座城池时,还是炎兴七年情景,那时曹操渤海大胜刘备,以六万击溃三十万的空前大胜,一战奠定了东朝的十数年基业。当时他坐镇临淄,三路进军,于一年内攻克十余郡,横行河南,兵临虎牢,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但在眼下,自己却是带着一干残兵败将,指望能在此处苟且偷生了。曹操一念至此,不禁有万念俱灰,惆怅无垠之感。

  但他很快又振奋起来,心想虽然局势看似有利于西军,但对东朝而言却不是全然没有机会。要点就在河北的民心变化。曹操征粮后,河北的粮荒已极为严重,而西人调动近二十万大军东征,势必无力处置,继而会在来年酿成大规模的民变,只要自己在临淄等待时机,以拖待变,等西朝在河北疲于奔命,伺机反攻,未尝没有夺回河北的可能。

  为此,曹操做了大量的坚守准备。

  一是令夏侯渊与曹真率军前往东莱,毕竟东莱有海路与辽东交通,可运来平州大军及粮秣辎重。而万一东军无法抵御西人,曹操也能自此奔入东莱,浮舟遁回辽东,只要稳住东莱,东人便可进退有据。

  二是向孙权去信求援,曹操在信中大谈唇亡齿寒的道理,希冀孙权能派一支军队至徐州为援,帮助曹操牵扯西军,如若不成,也可兵出淮北,趁机攻取豫州,但绝不能坐观成败,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孙权收信后,也知晓事关重大,庭议一番后,决意以吕蒙为主将,朱然、程普为副将,率两万兵马立刻渡淮援助曹操。临行前,孙权与吕蒙计议说,形势复杂难明,虽出援兵,不可妄动。曹操能战则他战,曹操若不能战,他便虚张声势。而州府将在吕蒙出兵后,继续在寿春一带征调大军,趁中原空虚,趁势兵出豫州。

  再说刘备这边,刘备见河北已然一片狼藉,一时心生犹豫,他等后续法正率大部赶到后,与众人召开军议,商议后续的战略问题,他说:“曹贼残虐,以致河北民不聊生,横尸遍野。眼下又寒冬难耐,信都存粮十不存一,恐怕河北的明年会非常难熬,我为此坐立难安。但眼下曹贼大败未已,本是大军乘胜追击的时刻,是追是留,你们说说看吧。”

  众将此时已收到曹操逃往临淄的消息,多持留看河北的态度,如袁谭就曾驻扎平原,熟稔青州周遭情形,就劝说刘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