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9章 满洲奴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色次之,余为下等。进贡时,还有一套十分严格的检查程序,定等后,还要在貂皮背面盖上印章,然后入库。

  貂皮属于皇室贵族专用品,不能流到民间,即使流到民间,如果买方看到官印还敢私下买,罪名极大。

  就跟人参一样,鞑子都是皇家垄断贸易,获利极大。鞑子内务府垄断貂皮后,也会通过赐貂笼络大臣,每到冬至,皇帝赐貂,按相应品级享受待遇,那些顶级大臣们,能得到一到几张貂皮。

  级别低的大臣,是没资格获赐貂皮的,能赏赐狐皮都已经很了不得了。

  一般的军民人等,不仅不能穿貂,连狐皮、猞猁皮都不能穿,只有大小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才可以穿。

  不过貂皮比起人参、东珍来,却又要便宜许多,貂皮还不易储藏,容易生虫。

  所以有时鞑子皇帝也会拿出储藏的貂皮交给皇商出售,这种貂皮一般也只准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才可以购买,上等的三两中等二两下等一两一张。

  一件貂皮衣,起码要十张貂皮才能制成。

  一件上好貂皮成衣,大概得要六七十两银子。

  王朝相他们先前率三条大舰奉旨去海东,招抚宣敕野人女真各部,同时与他们互市贸易,收购皮草人参东珠等。

  由于王朝相他们带了三大船的好东西,铁锅、鸟枪、烟丝、茶叶、瓷器等等,引的海东诸部争相抢夺。

  在摩阔崴、海参崴,各部首领甚至为了抢购,差点打起来了。后来王朝相他们还前往了五国城,也就是鞑子的三姓城,此地在后世的吉林依兰,位于松花江畔。

  这里也曾是金人流放北宋徽、钦二帝所在,它还有个比较特殊之处在于,这里是一个通往三江平原的重要通道口,过去后,便是一马平川的三江平原了。

  以后金天命元年迁入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而得名。

  这里三江交汇,松花江、牡丹江和倭肯河,这里也原是辽金时代五国部之五国头城所在地,明朝时,居住在这里的斡朵里和胡里改两部女真南迁后,一度处于荒芜状态,后来沙俄南侵到黑龙江,居住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赫哲人不断向松花江上游的三姓地区迁移,在努尔哈赤、黄台吉父子统一黑龙江流域时,三姓屡立战功,将葛依克勒等四族长编为世管佐领。

  鞑子还在这块地方设驿站、驻防充实这块水陆要冲。

  王朝相他们在海东招抚各部,互市贸易取得极大成功后,又趁热打铁,由摩阔崴至珲春,然后北上宁古塔,沿牧丹江顺流直抵三姓城,在这里与三姓赫哲,及周边的部落会盟,宣诏敕封,授赏,并与他们贸易。

  在此设立三姓都护府、都督府等,满戴着人参貂皮东珍鹿葺等返回,在封港前回到摩阔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