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2章 瓜分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

  考中秀才,就进入士绅阶层,成为特权阶级。

  罗籍打官司,帮自己打,要争两百五十亩好地,还有一处庄宅,按他所状告,事情缘由是这处田地和庄宅,原是济南德藩一位镇国将军的,后来分给其子孙,然后到崇祯年间,其后人贫困变价出卖民间,罗籍出银买下。

  岂知不久后,原来这块田地管理认种的一位鲁藩姓危的旗鼓却把地又卖给了土豪高恺,甚至还收了附生郭壮图、郭嘉两人的订金。

  一地多卖。

  这姓危的旗鼓拿了钱跑路,不见人影了。

  掏了银子的几家自然都不肯,于是打起了官司。

  后来那高恺见官司打不过,直接把地贱卖给曲阜孔家。罗籍不甘孔家占地,于是继续打官司,结果郭罗等败诉,地全落到孔家手里。

  然后鞑子南下山东,旗人跑马圈地,孔家也被圈走不少地,其中也包括这块地。

  然后呢,现在不是清军收复了济南嘛,这旗人圈走的地当然是要各归原主。于是乎孔家和罗家又开始争地。

  争着争着,历城知县姚启圣做了判决了。

  姚启圣派人调查,说那块地并不是德藩宗室卖的,是危旗鼓私下变卖的。明代的藩产王田,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管役人员来打理,如承应、庄头、校尉、中军、旗鼓等经理田产、催收租粮的。

  他们对藩产了如指掌,甚至有些本来也是地方上的豪强土棍。

  当初崇祯末,清军南下攻破济南,掳走了德王一家子,不少宗藩也被掳走,那块地的主人也被掳走了,但仍还是由危旗鼓打理经营着。

  后来看形势不妙,他便把地变卖了。

  还一地卖两家,又收了两家订金,卷了钱跑没影子,让几家打了几年官司。

  鞑子来了后,对这桩官司也没个结果,但却因为八旗圈掉了这块地,所以这官司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大明收复济南,于是几家又打起这旧官司。

  谁料姚启圣一番调查,认定当年姓危的私卖宗藩田产,所以那个买卖是不合法的,毕竟地是属于德藩宗室的。

  不论是罗籍还是孔家,其实都是被姓危的骗了,既然被骗了,就找姓危的,地仍归德藩。而现在朝廷的政策,宗藩土地收回国有,因此这些地就直接没官。

  这一下,谁也争不到了。

  几家买地被骗的银子除非找到姓危的,可就算找到,这银子估计也花掉了。

  他们当然不愿意,就要地,但姚启圣不理。

  罗籍就天天闹。

  然后姚启圣既然是那种三年能赚二十万两银子的人,还能说服杨捷献济南城,就不是一般人。

  既然罗籍不老实,那就想办法让他老实,他也不去找姓危的,反正也无处找,他就找罗籍,派人一番明察暗访。

  果然查出了许多问题。

  比如他报上官的一块地,一顷五十二亩,说是崇祯末,用价银三十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