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9章 遣散顺营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印土司,这些土司有土司名号,但没有朝廷敕封,甚至永宣之后也没有朝贡记录。

  明朝在湖广土司周边设立了许多卫所,实行军事包围和震慑,限制他们的发展扩张,甚至通过卫所以及移民等方式,蚕食土司地盘。

  总的来说,这种政策还是很有效力的。

  只不过到明末时,这些土司边上的卫所也跟内地的一样,早烂透了。

  皇帝朱以海早废除了全国各地的卫所,现在也没打算复活卫所,不过根据现实的需要,朱以海打算重新设置一批屯镇。

  就在原来的那些毗邻土司的卫所旧地,设立屯镇,但不是用卫所制度,而是用新的制度。

  第一批屯镇,就是顺营等人马,以及湖广的一些省营兵等。

  朱以海打算沿着湖广西面的土司边界,设立忠武、忠正、忠贞、忠义、忠开五个屯镇,这些屯镇相当于生产建设兵团。

  属于准现役民兵组织,每镇下辖协标营哨队,分驻各处,就驻于原先的那些卫所关隘堡屯等。

  朝廷划出土地,交给他们屯田耕种。

  五忠的人马,连同他们的家眷,就直接成为屯镇的屯垦人员,但与一般百姓不同的是,他们需要跟卫所一样,每户选一丁为正丁,所有正丁,三分守城训练,七分屯种,轮流屯守。

  每户其余男丁,则为余丁,也要定期接受训练。

  屯镇的地,则是七分归屯民佃租,三分为军屯田。佃租其实就是田赋,但缴纳的粮留做屯镇军粮。

  三分军屯田,则是屯丁们一起耕种,收获粮食也归屯镇军仓。

  这看起来与卫所很像,但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其一,卫所武官、军户身份都是世袭的,另外卫所的军丁并不全是本地的,而是各地勾检调派服役。

  而现在这屯镇,是带移民性质的,同时也不是世袭身份。

  比如忠武镇党守素麾下一营人马,派驻到永顺宣慰司旁边的原永定卫大庸所,建立大庸屯营,这一营人马,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都迁移到原来的大庸所城,以及周边的屯子等。

  按营哨队这么划分,然后点选出五百正丁,平时一百五十人负责镇守营城、哨所等处,剩下的三百五十人负责耕种集体的屯田。

  除这五百人外,这营其余男女老少,分给他们田地耕种,一样的纳粮。

  那些屯丁,轮流上番,去当值训练等,都是有粮饷的,打仗也另有行粮等。

  他们屯田耕战,是兵也不是兵。

  他们的后人,可以选择继续报名点屯丁,还是不报名。

  甚至可以说,这种屯镇,其实更接近于隋唐的府兵,首先除了一开始五忠转换为屯镇外,以后屯丁都是用点选的方式,也就是招募。

  其次呢就是点选后可以家人承佃屯田,这田不能买卖,但是享有佃耕权。

  他们更主要的任务是侧重于屯田,然后是承担部份守卫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