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7、争执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五就不再哭了,想着怎么办吧。

  她决定首先去走王玉兰的亲情路线,要让他李老二知道,这个家里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你不给钱,不是还有亲妈呢。

  可惜她太不了解她亲妈了,王玉兰原本就觉着一个星期给十块有点多了,一周只上五天学,等于是一天花两块钱呢,简直是败家了,要不是二儿子千交代万嘱咐的,她不可能给这么多钱。

  现在二儿子说给四块,正是如了她的意,哪里还能听小闺女唠叨,只是一个劲的说,知足吧,知足吧。

  老五泄了气,想着这场无妄之灾都是老四引起的,对老四更加没有了好脸色,晚上的时候怎么都不愿意跟老四一个屋里睡了。

  可是家里能睡觉的就这么几间屋子,王玉兰两口子一间屋子,她是没法去的。

  李和睡了一间屋子,她有点发怵,也不会过去找不自在。

  剩下的一间屋子就是姐妹俩一间屋子了。

  她去哄李沛,晚上去他家带他睡,想着三哥家的空屋子多的是吧。

  小李沛也是六岁了,什么都懂了,要让小姑姑跟他睡,怎么都不带乐意了。小姑姑的巴掌打人疼啊!

  段梅更是利索的抱着李苛,牵着李沛,转身就走了,不敢接小姑子的话茬,她可不想自找麻烦,惹不起躲得起啊!

  老五早先就撂下了话,不跟老四睡了,眼见没地方睡了,只得还是回了原来屋里睡,不过再也不肯跟老四一个被窝筒了,挑了一床被子,自己卷起来,自己钻进去了。

  老四少了她麻烦,自然更是高兴。

  李燕大早上跑过来跟李和说,“我爹又让我继续念了,开学我就回去上课了”。

  “那挺好,好好念书,会有出息的,有不懂的作业来问你四姐”,李和也盼着她有出路,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离开农村,听起来有点残酷,可是以后几十年都会是这样,只有城里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李燕重重的点了点头,没事就来找老四问作业。

  老四不是小气的,就把自己以前的辅导书、课本、笔记一股脑的都给了她,还附带着讲授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大多都是从李和嘴巴里知道的。

  李和问,“脑子反应快吧?”。

  老四道,“燕子够呛,还是要加点劲,半桶水晃荡”。

  李和无奈,也只能帮到这里了,学习这种事情,最多的还是要依靠自己。

  李沛在路口正撅着白花花的小屁股,怎么都出不来货。

  李和道,“不是便秘吧?”。

  “昨天吃了打虫药,估计堵着了”,王玉兰经验很是老道的说,然后拿了开车路,在李沛的屁股上滴了几滴。

  开车路一般都是用来对付小孩子大便干燥结团的药水,一般的乡镇卫生室都有,都是寻常的必备药物。

  一会儿就出来了一滩。

  李沛高兴的说,“虫子,虫子”。

  王玉兰道,“俺早就说了嘛,天天吃不好饭,肯定有虫子了,她妈还不信”。

  李和忍着恶心看了一眼,这是得了蛔虫病,出来的一条条长虫,跟蚯蚓似得。

  只要是农村出来的,肚子里没长过这玩意才叫稀奇。

  蛔虫是人身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此时农村卫生条件不好,鸡鸭牲畜满天飞,到处路边都是粪便,传染给小孩子再是正常了。

  经常每天都有早起捡牛粪猪粪的,晒干用来烧火。

  而且许多人家都是用河里的水,村里的老井可是供不上这么多人吃水。

  也有不少人家是有井的,毕竟离河这么近,洼地里挖开几铁锹就是水,都是只扒到了浅水层,一到下雨井水照样浑浊不堪。

  水打到缸里还是要放入明矾,这样杂质能沉淀下来,这是农村最普遍的净水方式了。

  卫生的状况还是让人堪忧。

  李和道,“咱家这井重新挖一个吧”。

  王玉兰道,“又不是不能吃,重新挖一个做什么?”。

  “听我的吧”,李和还是得去找李福成,挖井的人他是一个都不认识,只有老爷子熟悉这些道道。当然李兆坤也可能知道,不过李和不想跟他说话。

  李福成道,“找人容易啊,不过要挖深,就得用石头或者红砖箍上了,不然一下雨还是这样浑浊浊的”。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